近些看了一篇公号文章,有句话一直回荡在脑海——人既要有书卷气,也要有江湖气。
书卷气,我认为不仅仅只是指的出身书香门第,学富五车,还包含成长路上一直怀有谦虚开放之心,善于阅读,善于思考,能静心。而江湖气,是看清当下溶于当下把握当下又不随波逐流的风格,就像武侠小说里武功高强但又保持自我同时能照顾周围人的侠义情肠。善于与人沟通,能懂现代社会的心理,谙熟人情世故却又将自己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我出身于普通家庭,没有任何书卷熏陶,而且由于家庭原因,从小不太愿意和习惯在外人面前表达个人想法的人,但是由于人性原因,对世界充满好奇,需要补给知识,二来也需要将内心想法表达,所以可能为了弥补交流的缺陷,便热爱与文字打交道。内心底有很多想法和情绪需要有出口,但无人诉说,所以目前我还记得,每到夜深人静,等我父母睡去后,打开日记本,在昏黄灯光下一字一句写下内心的想法,到目前为止,我有很多珍藏的日记本,里面记载着我的过去。当年和齐先森恋爱时期,为了让他更了解我,我还把在未曾与我相识前的日记本送给他看。所以我很珍惜自己,从未间断过记录,此习惯保留至今。
这也导致我写字喜欢随心所欲,没有章法和中心思想,永远只能自说自话,不成体系,不能形成产品,也就是如今流行的“产品思维”。但没办法,如果每篇文字都是那样费劲地写的话,也丢失了一部分写字的乐趣。
就像三毛自打荷西离他而去后,她曾停笔很长时间,因为她喜欢真实的东西,若是虚假或是不出自真心,她宁愿不写。书卷气,我认为还代表着,真实,与现代社会相比,为了满足周围人的圆滑外,在心底还留存着一丝真实与执着。若不寻真,又何必思考,若不思考,又何必写作。
我喜欢的几个当代作家,好似都是兼具书卷气和江湖气息的人。
譬如我刚转销售时,爱看的那本倪伟建《抢单手记:销售就是要搞定人》。作者另一个身份是某品牌工业产品销售。作者在书里自言道,虽然身份是销售,扮演一个经常去赚钱的角色,但我骨子里还算是个文人。钱,够用就行了,从事销售更大的乐趣在于解决销售中的疑难问题。
现代作家,能把自己的书卖的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他在生活中其实也是善于营销的人,善于营销并不是说嘴巴功夫多强,我觉得更在于是他能够思考的深入,同时研究市场读者的需求,同时通过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思考投其所好,再加上一点营销方法而已。
这样的人,正是我喜爱的人。除了刚刚提到的作者,其实创办公众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创始人李筱懿,还有万通董事长冯仑,都是既混商界,又混文字圈的人。
也许是因为传媒渠道的改变,导致文章写得好的人,更容易传播和宣传自己,所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多是营销和文章写的好的人,而生活阅历丰富,深入地溶于当下时代,反而更能增加写作题材以及写作深度,两者相得益彰。
不脱离现实的升华才显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