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你来的刚刚好

嗨,感谢你今天听到我的声音!

突然想起来似乎没有为今年这个特别的本命年生日说点什么,那今天就来聊一聊吧!

过去的23岁这一年,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你落下的努力都会化作悔恨时刻敲打你。这一年,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1

硕士生涯过去三分之二,科研上的成就,或许也称不上成就,少得可怜。

和无数人聊过硕士生活的感受,原以为只有自己这种心比天高,做事能力却不行的人才是时刻处在自我否定中的,却发现读研使人的抑郁情绪成为了常态。

用一年的时间终于发了一篇不好不坏的论文,错过了去日本交流的机会,误打误撞申请到了一等奖学金,看着别人的成果,内心有些酸涩。

成年人的生活是自我圈子里的比较,少了父母的唠叨,什么都是自己拿主意的时候,却又无比怀念被人约束,有人替你做决定的感觉,好像责任就可以不必落在自己身上似的。

2

过去的这一年,越发觉得可以谈心的人越来越少。

听过我之前节目的小耳朵也许还记得我曾经读到过的一句话:朋友丢了一路,好歹活得倒是挺酷的

可我,活得一点也不酷。

原本可以倾心互诉的朋友就不多,经历变故后,反而越发将朋友沉寂在通讯录里了。

偶尔从朋友圈里得知一些消息,发个寥寥数字的评论,或者是点个赞,聊聊天竟也聊着聊着就没了下文。

你没有办法去怪别人,因为你也是这样玩着手机看着别人的生活就过了一天。

说起来自己都有点难过。

可是成年人不就是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应该学会孤独,然后把生活过得五颜六色吗?

我大概是还没有掌握到精髓吧!

3

上大学时一年里回家总有两次,一次是寒假,一次是暑假。

抛开那些觉得太折腾不想回去的假期,竟也觉得不多不少刚刚好。

现在,一年里回一次家,半个月的假期还会觉得有些奢侈,这大概就是20多岁应该有的样子!

与家人别离,奔赴远方,寻找所谓的梦想。然而梦想太遥远,时常让人感到迷茫。

有些话是难以和家人说起的,他们和自己所处的圈子相差太大,年龄的差距又必然造成一些隔阂。

往常一个星期总有一通电话是自己主动打的,现在十天半月里的通话是妈妈打过来的,在她的眼里,我是因为太忙才顾不上。

其实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原因,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太过压抑的情绪,衍生出的那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虽然他们并不能知道和明白我的处境和感受。

偶尔的通话总是听着妈妈说说家长里短,配上几句让她能够延续下午的话,一通电话也能聊上半个小时。

我想,这样他们应该也能觉得我是一切安好的吧!

4

二十多岁,身边有个可以肆无忌惮撒娇的人,是幸事,却也有着不幸。

因为成长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先要学会独立,然后才能更好的爱自己和爱别人。

习惯了有人为自己遮风挡雨,却也害怕万一雨伞没了或者不在手边,自己是不是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被淋着。

但被爱意和温暖包围的感觉总是容易让人丧失理智,心甘情愿做大树底下那棵草,然后渐渐成为理想的样子。

依赖着,被依赖着,组成我们的现在。

这一年来,似乎什么都来得匆匆,去也匆匆。

我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24岁就突然刻进了我的骨骼里。

但我也知道,它是应该到来的。

因为时间,总不会薄待也不会厚待任何一个人。

当我走在路上,伴着凉凉的秋意,会为帝都湛蓝澄澈的天空而欣喜的时候,我就知道:

虽然时光流逝些许,但一切还来得及。

写于2019年10月6日

来自公众号 耳朵旅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个体,思想的容器 坍缩的,化了 膨胀的,炸了 静止不动的,被群体同化了 格物致知的,方成为神话了
    达马Fumer阅读 139评论 0 0
  • 科二,在我的出乎意料下一把过了,在没有开始考驾照之前,经常看朋友圈,说不好考,而且身边的朋友也没有几个是一把过...
    认真你就输了i阅读 469评论 0 0
  • 《骆驼祥子》的片段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所以没点勇气还真不敢跟人说自己在高中毕业十多年后拿起这本书来读,因为怕引起教...
    丁一米阅读 575评论 1 6
  • 技术的提升仅是量的积累,思想的提升才是质的飞跃! 这句话是我在网上看到认为最有道理的励志语录了,当然互联网IT...
    程序猿岩哥阅读 6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