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均衡器,音乐,频率

各频段说明

20Hz到60Hz部分

这段低频往往给人很强劲有力的感觉,如雷声。 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比如《闲云孤鹤》这首曲子在低音上是首屈一指的,如果你的音箱低音效果特佳,当然应适当提升这一频段,但有时也要反其道而行之,如果音箱低频回放效果平平(大部分2、300元的音箱都是如此),由于其低音成份较重,反倒应衰减这一频段。这也是检查音箱低音回放表现力的频段,选购音箱时可试听一下。一般地,塑料音箱很难有较好的低音震撼力。

60Hz到250Hz部分

这段频率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管风琴或大鼓、长喇叭的声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强之则音色丰满,弱之则音色单薄,过强则产生隆隆声。对《炎黄第一鼓》等舞曲等应重点这一频段上仔细调节。

250Hz到500Hz部分

主要包括男低音,大提琴、大多数乐器的低频泛音和低次谐波。这是音乐的中心频带。

1KHz到2kHz部分

主要包括钢琴、管弦乐器,女歌手的声音。有很好的表现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它的音乐成分相当复杂,在表现“同窗共读”这一主题思想时,以小提琴为主,让人眼前浮现出蝴蝶翩翩起舞的动人画面,可适当提升这一频段,一般的音箱在这一音域内都有较好的表现力。在表现与封建礼教和家长制进行抗争时,音色陡然变得异常低沉,这是提升低频的最好时机。另外,曲中还采用了大提琴、小提琴交替出现的手法来表现梁、祝二人对话,可适当提升这两个频段。虽然,为追求完美的听觉效果,可随时调节EQ,但一般以乐段为标准,不能以乐句为标准,也就是说,你不可能在表现对话时,提这又升那的,最好是两者都照顾。

2KHz到4kHz部分

这段频率属中频,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对人声的识别,尤其是3kHz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

事实上,很多曲子都集中体现在这一频段或之前的两个频段上,比如:凯利金的萨克斯系列(特别是其中的《回家》、《茉莉花》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等。

4kHz到5KHz部分

这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影响语言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5kHz,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左右提出升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3dB。

6kHz到16kHz部分

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均衡器还可以用来根据用家听音口味做适当优化,比如:适当提升7khz和10khz可以突出细节并且让人声变甜。而对14...
    Tsong_khapa阅读 2,753评论 0 7
  • 均衡器还可以用来根据用家听音口味做适当优化,比如:适当提升7khz和10khz可以突出细节并且让人声变甜。而对14...
    Tsong_khapa阅读 1,847评论 1 7
  • 人声频率范围 实际人声频率 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 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
    荷花草阅读 300评论 0 0
  • 音箱作为声频的终端器材,仿佛人的嗓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套音响的好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选择一对好的音箱是一套音...
    杭州沐睦阅读 2,437评论 0 13
  • 人声的效果处理,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反复试探性调节的方法,以寻找音感最好的处理效果。但我认为不是很好!效果处理的参数设...
    Tsong_khapa阅读 5,61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