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请给你心爱的姑娘一个漂亮的婚礼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月前我表弟给我们发了个图片:

一件新娘装,挺漂亮的,中式婚礼穿的那种。他想卖给他的新娘。

真的挺美,可价格不菲。

我是喜欢的。但是,我还是回信息说:“就穿一天,是不是可以买套别的,这样结完婚也能穿。”他没回。我也没再说什么。

其实我和表弟也不是很熟,他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跟随父母去了省城。当时我也就十多岁。由于还要上学,我很少回老家,老家的一些事情漫漫的就淡出了我的脑海。

十七年后,和表弟再次相逢,他已是翩翩少年。那时,我已经结婚生子。

一个少年,闯进了我的家门。爸爸说:“这是小伟,你叔家的孩子,他明年高考,现在来省城学习画画,想走艺考。”

现在孩子如果学习不好,家长为了孩子能考个不错的学校。让孩子学习一些才艺。那个年代也是这样。为了能考个不错的学校。也是想尽一切办法。当然有些孩子是喜欢,才学的。因人而异。

这样我认识了表弟。他学习挺紧,很少来家。就是周末偶尔来家一趟,洗洗衣服。他拿来的要洗的衣服,都叠的板板整整。我看了都自愧不如。

表弟不仅人长的帅气,还这么仔细。时隔这么久。我还能想到当时他拿出那些脏衣服的情景。

那时候我也没有工作,过的一直很窘迫。在经济方面也没法接济他。但是洗个衣服还是没问题的。

表弟高三毕业顺利考进了他所向往的学校。专业也是他所喜欢的。不过就是离家远了点。孩子都是妈的心头肉。我婶每每提起,就哭个不停,她想孩子啊。

见谁都说:“你说这么多好学校,他考这么远干吗。”随说随抽泣。其实她也明白,表弟为了保险期间,才报的异地学校。跑到那么远去求学。他也不易。婶也就是说说而已,她还是通情达理的。

在大学期间,表弟努力吸收知识的养分。积极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他还成为班里的班长,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大学期间因为表现突出。提前入党。四年的大学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

毕业那年正好赶上非典,工作不太好找。他是试图回家乡的。可没有对口企业。正好有两个外企去学校招聘。其中一个外企在他们学校招两个人。幸运的是在浩浩荡荡的招聘大军中。主考官独具慧眼。选中了表弟。从此他进了外企。

当时进外企是令人羡慕的。因为都知道外企工资高,各种待遇也好。具体他工作性质怎么样,我不太清楚。可我知道这些年。他走遍全国各地。国外许多国家也留下了他的足迹。

工作收入也是一年一个台阶。从刚开始的基本工资几千,到现在基本工资过万。还没算上奖金,年终奖等。据说他现在已是公司高管。

表弟勤劳。他是搞设计的。业余时间接点小活,也能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这不买房首付款也是自己搞定的。

最大的遗憾就是离家远,父母老是挂念。聚少离多。

叔婶能干也是村里出了名的。据说叔和婶还没结婚的时候。婶子就因能干远近闻名。到了婚嫁的年龄。四邻八村的媒婆都聚集在婶子家。 都想娶这个不仅能干,还花容月貌的姑娘为妻。

叔叔也不例外,他早就对婶子有意。再加个几个嫂子的全力以赴。这漂亮能干的人儿终于进了我们家门。

当时我们家因为兄弟们多,家境也不富裕。婶子一点也不嫌弃。她知道这日子都是人过的,只要能干,肯吃苦。没有个过不好。

结婚第二年她们就分家过了。婶子还没出嫁的时候,她家就买了压面条机。给村里的邻居压面条,挣点手工费。她知道一年下来也能挣不少钱。还不耽误农活。于是她也买了一台。

我叔叔也有手艺。当时我叔叔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在家种了两年地,觉得不行,得学点手艺。于是,来到省城给我父亲要了学费。去外地学了木匠。据说当时在农村木工挺吃香。各家结婚都兴自家打家具。

结婚后叔和婶分工。农活谁有空谁干。面条也是谁有空谁压。如果叔有人请去做家具。家里所以的活,我婶一人担下。婶就是脾气大点。没有啥别的毛病。

过了几年,我表弟出生。我婶一看是个男孩干劲更大了。拉锯锯木头,应该是个好活。因为当时盖房子的挺多。椽子需求量大。方圆几里没有干的。如果需要椽子。还得拉着木头去很远的地方。于是两口子商量后,花了几千块钱买了据。从此开张接客。

叔婶热情服务。叔的手艺又好。这四邻八村的只要有活都来我叔家。

没过几年,他家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条件好了,我婶看到人家有女儿,她稀罕的不行。梦里都看到小女孩向她走来。

她给叔商量再要个女孩。我叔说:“你咋知道能生女孩呀,万一是个男孩怎么办?。婶说:“不可能,我做梦都生女孩。这是菩萨显灵,要送我个女儿。”叔叔拗不过婶子。这不婶子又怀孕了。天不遂人愿,第二个又是个男孩。

第二个孩子生了后,她给小表弟取了个女孩的名字。能看的出 她求女的心情。小表弟到了成年才自己去派出所把名字改了。

政策不允许,我想如果政策允许她非得生个女孩不可。我朋友的爸妈为了生个男孩,他们能一连生了六个孩子。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可有的生几个。也不能如愿。

我叔和婶子很有商业头脑。把个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前几年盖房子房顶兴用楼板。据椽子的少了,他们又开始弄锯木板。反正他们两口子闲不住。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两年体力不支。他们就把据给卖了。压面条不太费力气 ,他们一直干着。这不前电工不干了,我叔考了个电工证,又重新上岗了,据说干这个退休还有退休金呢。婶子也找了个活。现在不是国家政策好。超过60的农村老人都有补助。我婶子有文化。又会算账。她把发钱这个活主动接下来。也能有一块不少的收入。

农村结婚,很少去饭店,一般都在自己家里摆酒席。摆酒席需要大量的桌碗瓢盆。我叔婶又琢磨开了。这不前段时间回老家。她西面一大间屋全是这些东西。从大喇叭到烧水的锅炉应有尽有。

我真佩服她们两口子,这商业头脑。简直滴水不漏。啥都能想到。再者说这个别人省事自己也省事。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到这里一切搞定。我叔婶也省事,投点钱,把东西买全,就等着收钱。不过最费事的是:拿去的锅碗瓢盆是干净的,可回来的都是没洗的。这个劳动量也不小。幸好叔婶还算年轻能干。我想如果老了干不动了,雇个人干自己少挣点就是了。以后也可能会找到更好的发财致富路也未尝不可。

父母能干,表弟也继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学问,还收入不菲。

表弟一直在南方工作,这不找的媳妇也是南方的,还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城里姑娘。姑娘漂亮知书达礼。也是一位职业女性。英语专业八级。在一家外国人创办的培训机构工作。工资上万。两个人一月收入能顶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也算是高工资了。

这不今年五一,举行了当地最为壮观的婚礼。一直把一分钱能掰成两半花的叔婶也想开了。给儿子办了一场风光的婚礼。令好多人羡慕不已。就连我这结婚好多年的人儿都羡慕的不行。

今年五一因为单位要加班没能参加他的婚礼,感到有点遗憾。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是其余兄弟姐妹们发的视频,我看过后,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结婚头天晚上。请的婚庆公司的乐队,还有演员。吹拉弹唱,样样齐全。看热闹的村民站满了院子。随着音乐歌声的想起,村民们也跟着鼓掌起来。好不热闹。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结婚当天,更是热闹。新郎骑马,新娘坐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时集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如果你看过古代官宦娶亲的场面的话,就明白这场婚礼的隆重程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为家业巧秀儿学经商 日近黄昏十四岁的秀儿正要赶了羊群回家,忽见那天尽头的一片片红霞,真是红得醉人。 连看得...
    烜荷公子阅读 961评论 4 8
  • 邻居老刘突然急慌慌地跑进我家门: "快,快,让我躲躲!" 我奇怪地探出门外,四处张望:一切如常,全无异样! "做了...
    素意简文阅读 4,482评论 8 10
  • 1 四叔是个驼背,一个我不喜欢的驼背。 四叔心眼儿小,刻薄,嘴碎;巴结干部,热衷于耍...
    勒普兰斯阅读 3,236评论 23 17
  • 奇跡是轻羹 导演: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 [生活总是难如人愿,世界却不减精彩美妙, 奇迹就是生...
    石楠木阅读 607评论 0 1
  • 五一马上来了,小伙伴们计划去哪里浪? 是要到各大景区看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呢,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