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间,一串细长的念珠迸裂开来,散落一地,再也拼不到一起。别处的某个人,或许已经咽气,如那念珠般,静静地躺在大地上。我一直想着念珠的形象,圆周,循环往复,死与生,让我着迷。生的日复一日,在念珠洒落纷飞时,戛然而止。
远山传来悠扬婉转的大提琴声,它围绕着我的身心,使我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和纯洁。非十二音节组成的原始音乐,无疑是让人舒适的。入殓师小林大悟抱着一具尸体痛哭流涕,死者是一位老人家,满脸胡须,沧桑不已。琴音越过原野,随淡雅的山峦起伏。在美之中,小林君父亲早已离世,妻子则怀有身孕。
要让死者讲出死亡的感受,这实在是“强人所难。”死者给生者的影响,两方都想象不到。《偷影子的人》里,“我”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过多的情绪表露。而到家后,母亲为他准备的牙刷已涂上牙膏,事物也在冰箱中,他看到这些后再也止不住眼泪在脸上肆虐。面对至亲至爱之人的死亡,一开始,你会下意识地近乎本能地抵触,有意识地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然而,熟悉的已经习惯的生活场景,唤起了心灵最深处的悲痛,于是情难自己。而躺在棺椁里的人,对你,对这一切,是“无动于衷”,是与他无关的苍凉。这是孤身置身无边荒漠里的无尽的空旷和寂寥,也是一道遥远到无法跨越的边界和鸿沟。
死者走了,跟着一个身着黑色长袍手执长柄镰刀的人走了。这个家伙未经当事人同意,就给死者订了一张单程车票,将他赶上车,到站后又强行关闭了归途。
死去的人,像乔治.奥威尔《1984》里主人公已故的母亲和妹妹一样,望着他,在黑暗的海水里慢慢下沉。死者在时间之海中下沉的同时,也在望着你。无意识常被外化表现为水域,故去的一切与你有关的事物,当然包括那些人,都永久的“存活”在里面。他们的脸在记忆中被渐渐抹去,但有那么一刻,那些脸孔会被召回,一点点尝试去复原,然后,时间又将它们击碎,碎片又相互吸引般凑到一块,如此反复。《都柏林人》里凯瑟琳已逝的母亲是她挥之不去的梦,而弗林神父灰白的脸庞,在小男孩眼前飘荡。我不由想到神秘古老的“招魂术”等传统,对其真实性,我不置可否。
米兰.昆德拉揭示了记忆的有限和难以确定,脆弱地近乎可悲。“事实存在时的原来模样已不复存在;它的还原是不可能的。”—《无知》。或许夸张,但引人深思。流血的年代以及万千生命的蒸发,都抵不过我们可怕的遗忘。记忆刚紧握在手心,下一秒可能就将风化。死者也不能幸免,虽然它时不时探出海面,但更多时候,是长眠在海底。
死者本质上是物体。这是一个悲惨的事实。人成为一具尸体,就永久地失去生前作为人了人所拥有的尊严,被人随意的拖拽,头磕碰到门边,尸体没有愤怒,也无法反抗。从这种意义上讲,死亡剥夺了人所有的权利,不仅是政治权利。它是最彻底最干净的迫害。
死亡后所到达的世界,会不会是星辰消失在天空深的如梦的王国?每颗小小的灵魂,或许它们小如念珠吧,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它们在飘荡,寻找坠地的机会。路过墓地,为陌生的灵魂献上手头的小东西吧,最好是随手采到的野花,毕竟,这个世界我们都来过,此刻,我们正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边界,遥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