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思维模型打卡

今天看到核聚公号里的一篇几万字的文章。感触颇深。让我对深度加工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对于学习,我渐渐知道了,要对知识进行精细加工,但是对于怎样加工还是处于模糊阶段。其实就是对知识的形成做到细致地梳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提问,大量大量的提问。比如,这个知识点是什么?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是不是适合所有的情况,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看到这里,我对娃期末考试的一道错题的原因,恍然大悟。为什么把常做的一道题做错了呢?平时对题目深度思考的不够,没有从多方面来解剖和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如果能在平时学习中,多引导她去思考,而不是赶进度做题,那么这道题就不会错。这道题,可以尝试进行如下提问:这道题考查什么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的重点是什么?这样的题目做的时候注意哪些小细节?能不能有其他题目产生?整个题目的思考过程是什么?计算题目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

为避免计算出错?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对于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作为验算对错的条件吗?自己有能力判断吗?标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是对的?那哪种情况可能又错了呢?这样的题目和那种类型的题目相类似,又有区别呢?哪些区别呢?那怎样来正确区分这样的题目呢?能否总结一下,这类题目,怎么能做的完全正确呢?……就这样针对原始知识点,不停地提问下去,再一个一个解决。这就是对这个知识点深加工的过程,每思考一次,对知识的掌握度有加深一次。如果能把每道题都深思考,那么再遇到此类题又怎么能做错呢?

我们一直觉得,题目不会,多做几道就熟练了。可是,知识不是靠刷才能理解。你只有真正地咀嚼透一个知识时,它才真正地成为你的知识。

精加工适合所有知识的学习。比如,背诵英语句子的分析工作,学书法的基础笔画练习等等。如果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去精细化知识,知识的吸收度会更好。

能积微者速成!学习要学着慢下来,一点一滴的去深思考,慢练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