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种生活,阅读可以来感动,触动你心,令人反思。
为什么会被一些文字吸引?因为那就是自己啊,能引起心灵的共鸣。那些事,那些经历,所思所想,就是自己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不免惊叹于生活的奇妙,怎么有些人的生活境遇和经历竟会如此的相似?
在一篇《与其不停地羡慕别人,不如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文章里,发现很多引起自己共鸣的内容。
“我总是在羡慕别人,总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够好。
……
我羡慕很多人,因为她们书读得比我好,工作比我好,感情方面也比我好。
人常说,越在乎什么,就表示越缺失什么。
我总是信心满满的计划很多事情,然后一项一项地不去做,然后不停地羡慕别人比我厉害,不停地抱怨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还是会什么改变都没有,会一直在这个小县城里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生活,会成为一个我不想成为的只会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打麻将的世俗的妇女。
既然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好好地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去走好了。
哪怕所有人都跟你说:有什么用呢?你不过是普通人,想那些有的没的,有什么用?
哪怕自己写的东西并不算好,可是,这是这么多年我唯一喜欢并且坚持下来的东西,是我历经了所有难以承受的事情之后依然想要去做的事情,所以,为什么不继续坚持下去呢?”
总是在羡慕别人,从小到大。
有这样的心,是好事。因为那说明自己有向美之心,对现状不满,渴望提升成为更好的人。
小时候,有“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总是会被大人们提起。总有那么优秀的人,既有天赋又上进的存在。
慢慢长大了,优秀的人更优秀。你虽然在努力,但是人家也不会安坐不动,还是继续向前。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努力了那么多年,那优秀的背影,还是无法望其项背。
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若是沉不住气,急于求成。一个想不明白,就很容易放弃努力,随波逐流。因为太累了,那么努力还是看不到成就的希望,就会怀疑再继续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要有明确的小目标。
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就有了方向。一步一步向前。放下执念,只需向前走!只求耕耘不问收获,说的是一种态度。
不问收获不是没有收获,而是踏实做好需要做的事,慢慢积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量变产生质变的,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得失心过重,就容易掉到时间的罅隙里去,过于计较眼前的局,想努力向前,有担心付出后能不能有应得的收获。
别人的成就和进步,是人家努力后的收获,是人家应得的成果。
你还没有达到你想要额结果,那就继续努力。若提前放弃了,就等于甘心过一种低配的人生。
诚然,人与人之间有千差万别,天赋、起点、拥有的资源并不相同。但那并不构成你不去努力的借口。
谁失去了上进心,谁的人生都等于提前定了秤。等于把未来无数美好的可能性,亲手葬送!
说到低配人生,今天阅读恰好看到一本书的书评。书名是《我不要过低配人生》作者:雾满拦江。
书中讲到汉高祖刘邦的用人之道。
“从史书记载上来看,刘邦不只会用人,而且也会激励人。
刘邦,他并非影视剧中所说的那种:一个青皮无赖。事实上,刘邦在青年时期,就曾游历天下,投奔到战国年间四大公子之一、楚国春申君的门下,拜师学习。
战国四大公子与当时的稷下学宫,始终坚信这样一个理念——哪怕是再普通的人,也有着非凡一面。
普通的人物,只要找到自己非凡的一面,并将其体现出来,就会立即成为显赫的明星。
相反就是,再强大的人,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始终以自己最软弱的一面示人,那么他的表现,连个普通人都不如。
人是可以改变的。
可以强大无匹,气势如虹。
也可能是卑微懦弱,愁苦悲凉。
这取决于——你希望激发出自己的哪一面。”
这段文字看得热血沸腾,哪怕再普通的人,也有非凡的一面。这不就是现在说的,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潜能,人的大脑到现在只开发了极小的一部分,还有巨大的潜能,如冰山下的冰川一样广阔。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经过努力提升,也能有精彩的人生。
“其实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发挥长处。”
看上去有些鸡汤,其实就是心态力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自信,自立,自强。
古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我激发,自我激励的就是那颗上进心。
除了好的心态,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还需要提高认知能力,那是一种智慧。
你要相信生活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