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元朔W
今天又一位同事打算离职跳槽,原因很简单薪酬低、无发展。
现公司月薪6000元,三线城市,
新公司在二线城市给出25-30万/年薪酬,包吃住。
说实话,我也心动了,内心中也有一丝丝想辞职跳槽的冲动,但是每次我都会在内心试问自己:现在的我具备跳槽的条件吗?
和每次得到的答案一样,我不具备,也和每次一样,我仍旧选择与现实妥协,不是因为专业能力支撑不了,而是有很多东西比薪酬待遇更重要。等打算辞职跳槽的同事走后,过着与现在一样的每天重复的生活——家到公司两点一线,照8晚5。
在行业角度来说,我在职这家公司处于中上位置,甚至属于头部品牌,自入职以来,涨薪次数屈指可数,从最初的1900元到现在的6000元,虽然涨幅可以,但却是用7年近8年的时间换来的,试问职业生涯能有几个7、8年?
6000元的工资,在一个三线的小城市来说,花销低,如果没有房贷、小孩,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自己的温饱不用愁,每月还能余下存款,已经很幸福了。如果身负房贷、车贷,再外加一个孩子,在这个城市的工资水平来说,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肯定是有些吃力的。另外他夫妻俩刚结婚不久,没有着急要小孩,母亲走的早,父亲常年南方包活打工,最起码生活上可以说是了无牵挂。从工作与生活多重考虑,我的那位同事才毅然决然的携带妻子双双辞职,换他那句话说:现在不走,以后更不好走了。
如果光考虑薪酬待遇问题,相信100个人肯定会有100个人都会选择辞职跳槽。
如果再加入生活、家庭的考虑,相信这个比例会大打折扣。
我为什么每次都选择与现实妥协呢?因为现实的子女教育与隐形的父母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我做出动荡的选择了。
夫妻分居两地,是妻子、家里人都不允许的,如果举家跳槽,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子女上学问题,为了能上个好一点的学校,无疑需要在当地好的地段置办个好一些的房产,凭目前的工资水平和资产储备,显然是不够的。
另外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老家还有年近九旬的爷爷,携父母异地他乡,长时间将爷爷变为“留守老人”,我于心不忍,一旦家里有个突发急事,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远在他乡干着急。
“父母在不远游”,更何况父母已年事已高,体质不是很好,每天若看不到,总是提心吊胆。这仅仅是我这一边的家庭情况,妻子一方也面临同样问题。
相比之下,从我个人角度来讲,这份妥协于我内心来讲是无愧的。
我并不是不提倡辞职跳槽,也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优待高薪,相信对于每位职场人都极具吸引力,如果生活允许、亲人安康,换个地域、换个工作环境不但薪酬有所提升,还能开拓个人视野。但是如果生活及家庭有更多使你放不下的,还是慎重考虑,因为钱是永远挣不完的,亲情就只有这短短的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