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我不是个能“断舍离”的人。初中外出捡到的觉得漂亮的羽毛,到现在还留着。喜欢收藏各种东西,家里零碎的小玩意也有很多。因为还是比较会收拾的,加上记忆力还好,也没出现过找不到东西的状况。根本没想过要去做断舍离。
会去做这件事是因为家中母亲开始断舍离了,她整理了她一大堆买了但是并不会穿的衣服,放了很多年都没用过的器物,捐的捐卖的卖,收拾出了不少空间。在帮她的过程中,我也受了影响,准备也来试一试。
所谓断舍离,要断的不光是具体的物品,还有物欲。这一点上我觉得我还可以,虽然买了不少东西,但都是当下就开始用的。以后再继续整理心情吧。
开始做断舍离时,也看了不少攻略,什么三十件东西照着扔就对了之类的。我没照做。每个人家里的情况都不一样,比起把完好的东西扔掉,我更倾向于断掉来源然后物极其用。所以到目前为之我丢掉的东西其实也不太多,主要是一些不会再穿的旧衣服,好像能用但不会去用的购物袋什么的。
反而是没能丢掉的东西更多。
以前买过很多的笔记本,我一个都没有扔,拿来写摘抄、手账什么的,给自己留个纪念。又没有多到用不完的程度。玩具熊有很多,这个目前还没有做好心理建设能送给小朋友们,占有欲还没消失,只能说还要继续成长。收藏着不少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个人感觉找个专门的小空间放在一起也不错,我不想割舍掉我心中那些珍贵的回忆。
比起扔扔扔,不再随便买东西才更重要。大家也可以试一试,心态会随之改变的。
在这里给大家一点自己总结出的建议。
1.手机壳其实一个就够了,碰到喜欢的可以先收藏,等到现在这个已经需要换了再买。真的很喜欢的话最多买两三个换着用,一大堆真的没必要。各种其他套子壳子同理。
2.坏了的用旧到已经影响心情的东西赶紧换,舍不得的话可以好好和它道别,感谢它的付出。等换掉之后会感觉空气都清新了。
3.盲盒福袋什么的别再买了。我没买过玩具盲盒,之前买了好多日用福袋图书盲盒什么的,然后就会发现没用的东西增加了。图书盲盒之前还好,定个主题买到的书虽然不是喜欢的但是可以看,但是这次买来的是我绝对不会看的类别。真的是以后都不会买了,书还是要自己挑。
4.各种神器看起来很好,但使用频率不见得高。买之前可以先在脑子里想一想使用场景,不光是用的时候,还有用之前之后以及不用它的时候。之前想买削苹果器,然后想了一下还要洗和收纳,瞬间就不想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