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

        当年指令性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高层部门那些制定计划的所谓精英们,把计划做到细而又细,生产任务甚至精确到单件产品。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计划往往带来很大恶果:有些产品严重过剩,有些却严重短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沉闷窒息状态。

        改革开放后,国家改变了计划制定的方式,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由考核具体生产指标向只考核GDP转变,从而给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闪展腾挪的空间,结果民间的创造活力迅速被调动起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一片欣欣向荣。

        任何复杂系统,在各要素的关系上本质都是混乱失控的,可是这种混乱失控的系统,往往最终会自发性的达成某种平衡,呈现某种秩序。这就是凯文凯利《失控》一书的精髓,即混沌理论。凯文凯利将其形象地称之为“蜂群思维”。

        对于这样的复杂系统,你只能通过某些要素的改变来引起连锁反应,最终达到你想要改变的某些结果。这些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期,但无法精确计算和控制。对于系统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结果到底怎么改变的具体细节,人类永远无法知晓。就像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在大西洋引发飓风,但同样也可能在太平洋引发暴雨。

        从动荡中产生稳定,从失衡中产生平衡,从混乱中产生秩序,这才是世界的本相。人类能做的只能是在整体失控中进行有限控制。这一理论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道家会产生“无为无不为”“垂拱而治”等思想,而且在造就强盛西汉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是,指令性计划的阴影在一些高级干部的头脑中仍然挥之不去。有些高级机关在制定计划方案的时候恨不得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台车,在管理的时候恨不得控制到每一个人每一杯酒。他们误以为这就是科学量化,就是详细具体,就是可操作性,就是工作到位。可是他们忘了,人毕竟不是神,每一项任务中总有一些东西是在我们的控制之外的。详细具体的计划,应该留给那些“听得见枪炮声的人”去制定。否则,下级就会缺乏创造性灵活性。有时候,方案计划原则一点,不是作风漂浮,而是给足下级行动空间,反而提升了计划的成功概率。作为高级领率机关,应该多提供指导性方案,而非指令性计划。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无常和流动的,就像手中沙,常常是你越努力离成功越远。懂得适当放手,才能够更好掌控,这就是辩证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点击阅读上一节:《失控再解读》第2.1节-一个站在上帝视角看世界的人(以及整书的章节梳理) 第二章-失控原著精髓(...
    夜妖黑猫阅读 5,939评论 0 7
  • 2017.7.31-2017.8.21,21天加一个早晨,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平均每天阅读35页,2个小时。 这部书...
    征儿阅读 5,151评论 0 2
  • 导读:《失控》全称《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成书于1994年,作者是凯文·凯利,这是一本激发思考和畅想的...
    寻海阅读 12,155评论 4 17
  •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羞涩的青春,一段羞涩的感情,也叫一段小爱情,因为青春的有效期:“导致有些无法去表白的话,在成熟之后...
    论言站阅读 3,192评论 0 0
  • 首先,感谢《简书》,同时呢,也要感谢简叔。虽然我不知道简叔有没有我大,可我仍然要称呼他为“简叔”。 其实在很小的时...
    黄土原阅读 3,237评论 1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