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诗词悦读|小满还有第四种含义?读读这首诗——欧阳修《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悦读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以前人们在四月开始收获/躺在高高的谷堆上面笑着/我穿过金黄的麦田/去给稻草人唱歌/等着落山风吹过”。第一次听谭维维唱《如果有来生》,一种久违的感觉瞬间复活。谷堆,麦田,稻草人,大草原,湖,候鸟……词作者高晓松用这些似乎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词语,构建了他梦境中的诗和远方,加上谭维维简单纯粹的歌声,一下子勾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对乡村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感怀。有一阵子,我反复回放这首歌,陷入其中营造的迷幻境界,不能自拔。那些唯美的画面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

清醒之后,我忽然琢磨起开头几句歌词来。四月,无论是公历还是农历,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恐怕找不到有什么作物到了收获的时节。从诗中的“谷堆”和“稻草人”来看,似乎是指主要在南方种植的水稻;而从“金黄的麦田”来看,又好像是指主要在北方种植的麦子。在农历的四月,这两种作物,都不到收获的时间。水稻正在插秧,有翁卷的诗为证:“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乡村四月》)而麦子呢,颗粒开始灌浆饱满,初长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到可以收获的地步,正处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时节。

今天正是小满。小满是什么意思?“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句话出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我们能够找到的关于小满的最早定义。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人们据此有不同的理解。“小满”的“满”,北方人理解为谷物颗粒饱满,南方人理解为雨水的溢满,如农谚有云:“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满,干断田坎。”此外,有人对小满又有第三种说法,认为夏季从立夏开始,经历小满,渐渐到芒种最后到夏至,是阳气进阴气退的过程。小满是阳气充盈的时节;而大满,就是阳气到极致,亦即夏至。不过,小满最典型的表征,应该是麦子成熟,即所谓“麦秋”。小满的第三个节候原为“小暑至”,后改“麦秋至”。《月令》云:“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所以,歌词中说“以前人们在四月开始收获”,或许正源于“麦秋至,在四月”这一说法。

在读欧阳修《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的时候,我又想到小满的第四个含义。

根据题注“秋冬二首命圣俞分作 嘉祐三年”,可知这首诗作于1058年,欧阳修(字永叔)和梅尧臣(字圣俞)两位好友相约作归田同题诗,欧作春夏两题,梅作秋冬两题。自陶渊明之后,田园诗的主题大抵离不开归隐二字,这四首诗也不例外。欧阳修春题诗结尾明志:“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说到做到。欧阳修真的归隐并终老于清颍即颍州(今安徽阜阳)。梅尧臣诗题为《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分别表达了“待买短艇归江湖”“我效梁鸿终适越”的想法。那么,梅尧臣实现了像前人一样泛舟五湖、归隐吴越的愿望吗?没有,他最终病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场瘟疫中。

欧阳修为官并终老的阜阳,是我和妻儿北上省亲必经的中转站。岳父退休之后,还在乡下种了田地。那年春节,我们一同去麦地里犁土施肥。生长在南方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么一大片青青的麦苗,不禁惊呼起来。我想一定要在小麦收割的时候过去帮岳父母,顺便观赏金黄的麦浪。由于种种原因,总未能如愿。又是一个麦苗青青的正月,岳父突发脑溢血昏迷,一直没有醒过来。我们把他葬在麦地里。在他身上覆盖和围绕着的,是他劳作一生的青青麦苗。

拉回记忆,来看看欧阳修的这首题写小满时节农家生活的诗作。诗中突出了小满时节典型的节令特征。有微热的南风,有茂盛的草木,有刚刚长齐在微风中像小孩子摇头晃脑娇憨可爱的麦穗。有饱食肥壮的桑叶的蚕。这时蚕熟了,开始结茧,蚕农忙着摇动丝车缫丝,等待着收获的日子。正如元淮《小满》云:“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宋人邵定《缫车》诗亦有云:“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卷丝雪满籰。”虽然是初夏,还有一些春天的鸟儿为人们歌唱。比如诗里的黄莺在茂密的棠梨树上啼鸣,山鸟在火红的山茶花间唱歌。这时也是枇杷成熟的时节。清人王泰偕《吴门竹枝词四首·其四·小满》有云:“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这段日子我几乎天天下乡,能够尝到酸甜的枇杷,不过农人没有时间去摘来吃摘来卖,大部分都干掉了,坏掉了。小满时节,农人的心情如何呢?“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这两句应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是说农夫农妇只要当年有个好收成就心满意足了,哪里有闲情去欣赏美丽好时节好风光呢?最后四句,诗人自问自答:田家的乐趣有谁知道呢?我现在知道了可已经迟了。作者反思道:其实身体强健的时候就应该退休归隐的,可是看看我现在已经衰老,再也没有力气下地去体会种田的乐趣了。

由结尾这几句,我又联想到人生。欧阳修诗中说“乞身当及强健时”,是到了年老之时的领悟。我想到了一位正当强健之时即退隐的晚唐诗人王贞白。王贞白20岁考中进士,27岁授校书郎,掌管校雠典籍、订正讹误。按理这样的职务是王贞白喜欢的。但当时的唐朝已经日薄西山了,他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在大概35岁时辞官回家教书。作为一个京官,王贞白的仕途应该很有上升空间的,但最终选择了归隐。他认真地践行自己写的金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愿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污浊的官场上,而转向读书、教书。王贞白达到的境界,我认为就是小满的境界。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王贞白这样呢?年轻的时候,壮志凌云,志得意满,哪里敢于急流勇退呢,哪里甘心退休回家呢?于是,我们看到了太多因为不满而导致的悲剧。人生在世,进取心是要有的,但不要过度追求,小满则可,过犹不及。古语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你看,刚刚开放的花儿,是最美的;开到盛极,那就离衰败不远了。

可是,谁能告诉我,到了什么时候才是小满的境界呢?是10里的小远,还是1亿的小目标?是在十八大之前,还是十八大之后?

节日诗词悦读系列随笔,持续更新中,感谢关注!您的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节日诗词悦读| 国际博物馆日,你知道《清明上河图》背后藏着三幅图吗 ——李东阳《题清明上河图》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 全国助残日,你是否认同“济物须乐施,厚费宜无悔”? ——洪繻《援道殍志感》悦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772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45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61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40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57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9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6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1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7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1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0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6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69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74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