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过很多书,但很多书都是买回来之后,一页都没有翻过,就束之高阁了。
很多时候我买书都是因为看到别人的推荐,一时兴趣,再加上一时冲动,就买了。但更多的时候,在我付完款的那一刻,那一时的兴趣就消失了,所以就存在了买了很多书,却一页都没有读过的情况,《活法》这本书就是这样。
我搜了下我的订单,发现《活法》竟然是18年10月买的,而我是20年9月才把它找出来,这周一才开始看的,距今差不多两年了。
很多时候我对书都有一种敬畏的情绪在里面,书里包含了作者这么多年的经验、心血,总想找个合适的时间来读,可什么才是合适的时间呢?又哪有那么多的合适时间呢?
书里的内容是作者通过他几年、几十年的经历总结、浓缩出来的,你凭什么认为你自己花个几天、几周的时间就能掌握书里的内容呢?至少对于我这个读书新人来说,我是做不到的。
很多时候,我看完书后,不知道作者到底在书里讲了什么,他想向我传递什么?
一本好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而我又是个不喜欢重复的人,矛盾呀!
很多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一遍你看不懂,却又不去看第二遍,那你看了个什么,看了个热闹吗?
翻了翻《活法》这本书,果然热闹,有工作,有生活,有人生,同时伴随着一股浓浓的鸡汤味。鸡汤嘛,还是要时不时地喝点的。
在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八十余年的人生中,我不断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是人的正确的‘活法’,也就是人应有的生活态度。本书就是这种思考的集大成之作。”
多好,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看到稻盛和夫先生80余年的智慧思考。
1. 人生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热情、能力可以从0-100来打分,而思维方式是从-100-+100来打分。一旦我们的思维方式走向了负,无论是多大的热情、能力,都将让我们偏离人生的道路,并越推越远。那什么是正的思维方式呢?
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
积极向上、感恩、感谢、正直、勤奋工作、谦虚、持续努力、钻研创新、坚持不懈、拼搏当下、时刻反省、怀有热情、德重于才、利他、与人为善等一些正面的、老生常谈的词汇所描述的做人的道理。
感觉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由这些词语扩展来的,并举例说明,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
2. 人生的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 谦虚戒骄
(3) 天天反省
(4) 活着就要感谢
(5) 积善行、思利他
(6)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其实我根本就做不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有时候,我就想做一条“咸鱼”,得过且过,只想稍微努力下就够了;有时候我也会有点小骄傲,做成了一件事,不让我骄傲下,那多难受呀;对于反省也很少做,更何况天天反省;也会时不时地有一些感性的烦恼,会去抱怨,我就是个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贪嗔痴,会贪图一时的享乐。
那为什么把这六项精进写出来呢?
其实就是想作为一个远大的目标,那种不是垫脚就能达到的目标,那种引导自己走向正确方向的目标。
很多再好的智慧,对我来说,都是转瞬就忘了,终究只不过是纸上的文字。
有些智慧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终将是需要自己走过一遍才能明白的;有些智慧是不想做,做不到,如书中关于理想的很多部分,我的愿望从来没有达到过“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地步,也从来没有去“思考达到每个细节”,也没有为他们“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等等。
现阶段,我对我的人生并没有多大的追求,更多的时候我就是个不求上进的人。
当然,人总是在改变的,不要永远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我就奋发图强了呢?
稻盛和夫先生用了80多年的时间总结出来他的《活法》,我可以参照,也可以尝试跟着做,但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活法来活。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邯郸学步,而把自己的本质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