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第一课时)(五下11)教学反思

一、导入环节

简单复习了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后开始了《军神》的学习,板书课题结束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军神”的理解,因为大家课前都预习了课文,所以几个同学的表述几乎都指向一个意思:坚强勇敢具有顽强毅力的军人。在这里课文内容束缚了他们的思维。

再设计: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神”,自己对“神”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再说说自己对“军神”的认识。

二、用课后第二题串联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先让孩子们读一读课后第二题,明确学习任务:我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课后题

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一边批注。交流的时候,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连起来回答这两个问题。但刚开始并不好,他们读课文中的句子,也不能连起来回答。我便降低难度,分开回答。渐渐地,叫起来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根据板书将这两个问题串起来。

问题所在:课后第二题中的两个问题不算太难,孩子们发言都很积极,但是在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方面还有所欠缺,表达不到位就是理解不到位,今后在这方面要改进,架上训练。另外,还是有一些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在让学生看着板书连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好了一组同桌,王同学和徐同学,两个人都不会,甚至不知道要回答什么,而且在这之前,我其实已经把这个串了一遍。所以问题的本质是课堂只是一部分学生撑起来的,他们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当然,这大部分是一些很优秀的学生。而剩下的同学,则是身在教室却神驰万里,上课木讷呆滞,完全不在状态。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应该想办法抓住这些同学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有时间分神。而对于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这个坏毛病,哟得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措施。

三、通过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内心活动和人物形象

学生再次读课文批注。

巡视一圈下来,发现大部分同学的批注进步了很多,这令人欣慰。交流的时候孩子们一分钟都能言之有理。

最后我们一起总结,这是通过正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形象。下节课,我们学习侧面烘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于2020年6月11日参加教学大赛后 《军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
    5c7dc5269e5e阅读 6,085评论 0 0
  • 《军神》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
    浅心静文阅读 866评论 0 0
  • 为了要上好一节课,我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确定好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要根据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对教材作适当的...
    你是特别的人阅读 1,000评论 1 2
  • 这一课时的主要环节 一、导入,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二、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认读词语,写字...
    静默如迷阅读 419评论 0 1
  • 《军神》这篇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时,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
    7920d3e9d0bd阅读 1,4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