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有挑战、有意外、更有惊喜。
同事很久以前就不止一次地跟我讲自己做饭的乐趣,分享她做饭过程中的趣事,家人品尝时的满足,末了说你也做饭吧,真的很简单、很有趣。
我果断摇头,现在不做饭不也过的挺好的,再说万一以后有个人愿意给我做一辈子饭呢?
我确实是从不做饭。一个人在外居住两三年了,工作日的时候在公司解决一顿午饭,其他时间要么外卖,要么楼下小餐馆,用泡面和零食打发也是常有的事。我自认根本就不是吃货,只要我饿了,有份东西不算难吃、又能管饱,我就满足了。即使是在家里,由于从小到大基本不挑食,想吃什么我也很少提要求。妈妈都说这姑娘太好养活了。她也从不要求我学习做饭,跟我说很多事情等你长大了自己会主动去琢磨去学习。
我也秉持着妈妈的这份“理念”,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以后肯定会做饭的。还有一个原因,对我来说,一个人吃饭半小时就搞定了,实在不能理解一个人每天花一个小时准备做饭,又花一个小时收拾碗筷,整理厨房。且不说味道好不好,单就这时间成本,让我也觉得太奢侈了!吃饭嘛,管饱就行,与其有这时间,我宁愿干些别的“有意义”的事情。
同事劝我,你这日子过得也太粗糙了,是不是食物对你来说只是走胃,却从不走心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好奇如我,真的想试试让食物走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说干就干,趁着周末我先买齐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备好菜就比照着菜谱动手做。洗菜、切菜、开火,有模有样地进行。等油一下锅,噼里啪啦地一下慌了神,该放什么全忘记了,一股脑全扔进锅里了。结果自然不得而知。
第一次失败收场,第二次我做齐全了准备工作,还跟妈妈打电话讨教经验,炒菜时小心翼翼一步一步进行,生怕漏掉什么步骤出了差错。虽然过程中依然小问题连连,但我已经没有那么慌乱了。忙活俩小时最后竟然也做成了一道菜。
随着自己做饭次数的增多,我已经从当初大呼小叫、一团乱麻,到现在心中有数、有条不紊了。对食材越来越走心,做饭也越来越用心。我发现食物不仅仅是果腹之物,而是生活的味道。美食给我带来了乐趣,做饭也让我感到平静,我自然也愿意在做饭上花费时间。现在的我做饭时除了考虑菜色、味道,还试着计算食物的营养搭配,在做完饭菜后,还会学习摆盘、摄影。做饭也可以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
原来学会做饭竟然可以收获这么多!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被自己的固有观念给限制住了,当你打破原来的想法,尝试作出改变,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做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乍看起来真的很难,不知道如何下手。可是当我们把思路捋清楚:第一步,饺子由面皮、馅料、蘸酱三部分组成。第二步:把三个部分分开准备:怎么和面,面粉和水的比例;做什么馅儿的,需要准备那些菜;蘸酱里有那些调料,比例是多少,等等。把这些细节过程还原铺开,原来包饺子也不难。就像我们读一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层层分析,逐层深入,很快就能理清楚作者的逻辑思路。
工作中、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都一样。问题来临时,我们会本能地排斥、急躁,还没开始就自乱阵脚。当我们平静下来,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一步一步尝试,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学习做饭这件事,就像解锁了一个新的人生技能,让我想到许多,收获许多。我会把这份心境带去尝试其他的未知。尝试一个新的事物或者技能,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就怕你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