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才是真正激怒你的原因!

01

当秀才遇到兵,可以说理,当兵遇到兵,不妨直接用武。而我这里所说的“兵”则是两个都不讲理的男人,即一条微博热点的主人公:

近日,一不满一岁的宝宝在高铁上不停哭闹,一男乘客回头怒视多次,说了句“能不能安静点,我们都很累”。不料孩子的父亲用水瓶怒砸该乘客,事后,有网友指责该男子和婴儿一般见识,不是汉子。(新闻晨报)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事件发生以后,广大网民瞬时在新浪微博客户端将自己的言论自由权施行的淋漓尽致,将微博评论直刷到2w+,对当事人孩子的父亲可谓是千夫所指,万人所骂。

网民胡闹:“怎么觉得自己生个孩子就牛逼了?一岁小孩儿没法管你家长连表示歉意都不会?你弱你有理啦?呵呵,不过这样的家长肯定也教育不出什么好孩子,报应是迟早的”
网民乱来:“婴儿哭闹,这是没法子的事,公共场合打扰别人休息也是事实,孩子爸打人不对,你还有理了?”

事情往往会这样,在较量中,情绪激动的一方必居于劣势。孩子的父亲动手打人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被无形中放大成为被唾弃的对象。

我在这里不想指责任何一方,也不想谩骂任何一方,因为我总是觉得用污言秽语或者诅咒去说别人没素质,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我也不想讨论熊爸爸能不能教出熊孩子,因为我不习惯用一个人一时的情绪失控就决定人家的孩子就一定不会优秀。

老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要问元芳怎么看,估计每人都要杖责五十,受到惩罚才罢。大家都看到了“动手”的父亲,却没有关注“怒视”的男子,我想激怒对方的真正原因就是两个人都缺少同理心。

如果那名男子起初能够富有同理心,站在孩子父亲的角度考虑一下他当时心情的焦虑和无奈,或者让自己的表达方式缓和一点,而不是对别人一再的“怒视”和自私的话语,我想也不会出现后面孩子父亲如此过激的行为。

再如果孩子的父亲能为高铁里的乘客着想,能善意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愧疚和无奈,而不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我想也不会遭受冷眼相待。

02

何谓同理心?简单来说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深入,移情,共情,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亦勿迫人欲。”正如沟通大师吉拉德说:“当你认为别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样重要时,气氛才会融洽”。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大家不妨体会一下。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暂时待业在家带孩子,这一年来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睡,生活中油盐酱醋米,将我折腾的是够呛,难免会心生抱怨。

前段时间,与婆婆闲聊起来。

我说“天天看孩子,真是把我累坏了,真希望能放个小假,休息一下”

婆婆立即回应“你这才哪到哪啊,才看了这么点时间就嫌累了,当妈还想休息啊,累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一席话,瞬间让我心灰易冷,将对生活的美好希冀打入黑暗的地狱。

对于这件事,我想但凡是一个有同理心的人,就绝不会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泼一大盆冷水给你。

假如婆婆用同理心的态度说“是啊,看孩子太累了,我年轻时就这么熬的,咱们慢慢来,熬过去就好了”

我想画风肯定也会逆转,婆媳关系也不会往冰火两重天的地步发展了吧。

03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一个故事:

荣格曾经有一个女病人,她认为自己是从月球来的人,并一心想着回月亮去。

在治疗她的时候,荣格没有像其他心理医生一样试图纠正她的妄想观念,而是扰有兴致地听着她描述月亮上的种种生活场景,然后,推心置腹地告诉她:月亮虽然很美,但你已经不可能回去了,所以还是安心老实的当个地球人吧……

最后,此女欣然接受了荣格的劝导,乖乖回家相夫教子,从此再没复发过。

在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拥有同理心最重要的是懂得倾听,真正感受和理解别人的处境,并找到恰当的相处方式,用一颗温情去打动别人。

04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缺少同理心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职场上,上司不能理解下属为什么抱怨,下属不能理解上司为什么强势。同事不懂共事的伙伴为什么彼此攻击。

生活中,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老是不听话,孩子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不懂自己。朋友之间,常常不能理解为什么彼此的想法一直无法碰撞;夫妻之间,丈夫不懂妻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温柔,妻子不懂丈夫为什么不关心自己……

这所有的不理解,正是因为缺少同理心。

有时候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衡量对人或事的影响,尽量接受或者谅解别人的处事方式作风和行动,调节一下自我的反应,便是同理的表现,就算因此而改变原本的做法或甚至打消初衷,并不代表被同化,而是体谅和尊重。

有个英国谚语说的好“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

富有同理心不止是“好人”的品质,更是推动世界的前提。若人们常挂在嘴上的“仁,义,理,智,信”不只存在于电视的公益广告里,而是深入人们内心,深入人们生活中,我想这个世界也不再出现如此多的“高冷”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冬少爷 前段时间的“日更话题”已经告一段落。然而,当我们回顾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时。你会不由的发现,有几个特别的...
    冬少爷阅读 3,851评论 34 23
  • 我是日记星球307号星宝宝,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十一期21天蜕变培训课,这是我的第三篇原创日记。 老师偷懒是不是也应...
    哈罗宝哥阅读 1,456评论 0 0
  • “中式教育”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对中国应试教育的一个别称。对于应试教育这一说的评价,这么...
    欧阳大帅帅阅读 4,930评论 0 5
  • 孩子到底应该是谁来教?关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既然孩子我已经交给了老师,那当然应该是老师来教。那么老师在学...
    葡萄科技阅读 7,749评论 0 1
  • 傍晚的天空,阴沉沉的,好似要下雨。但,还是固执地换好运动装出门了,去跑步。心中就一个信念,跑步去。终于,战胜了懒惰...
    乌鸦一只阅读 1,8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