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成长团】第五期王香利分享第11天 ——目的、行为与代价-让孩子自发地修正偏差行为

81、 目的、行为与代价之间的关联

目的--孩子想借由此行为得到什么。

行为--父母通常看见的是孩子外显的行为,即孩子的偏差行为。

代价--因为这个行为产生的不好结果。

2、澄清“目的”“行为”与“代价”的技巧:你做这件事时可以得到什么?

3、在谈论代价时,最好可以一边和孩子澄清,一边拿纸笔写下来。当孩子看见你一条条地写出他所付出的代价时,便无法逃避他所发生的事情,甚至会很遗憾,进而愿意修正自己的行为。

4、在谈论代价时,一定是与孩子讨论,或是借由与孩子一问一答的状况之下,协助孩子整理出来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辅导的成效。

5、问孩子这么做是为了得到什么?或是这样做可以帮助他得到什么?若孩子回答出来的目标是负向的,就要带着孩子思考负向背后的正向目标是什么?

6、这样做之后孩子会得到什么不好的结果?,引导孩子思考行为的代价。

7、与孩子讨论如何用不同的行为,来达到孩子真正想要的目的,如问孩子:若要达到很爽的感觉,除了考零分还有其他方法吗?或是做其他行为也会让你感觉很爽?尽量强化正向目标与行为之间的关联。

8.身教大于言教。

9、你愿意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老师觉得你很愿意学习,你怎么做到的?

10.心里咨询师是提升心理资本的重要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