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来自《为何家会伤人》中的一个小节,算是我这两天看下来体会最深的章节。
先摘抄一下书中的一个片段:“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这段话跟《爱的五种语言》中说的简直如出一辙,“人们说着不同的爱的语言。”。在爱的领域里,你所表达的爱的语言,比较于你配偶的语言,也许就像中文和英语那么不同;不论你多么努力地试着以英语来表达,如果你的配偶只懂得中文,那么你们永远不会了解如何去爱对方。
婚后生活中,我经常拿着我自己的很多“标准”去评判、要求我老公,诸如:东西用好要放回远处,吃饭别掉渣,不要抠指甲,之前严重的时候甚至要求换下的纸尿裤要叠成一个方形…各种强迫症附身(大家看过就好),我老公时常感叹,怎么跟谈恋爱的时候完全换了一个人?!
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评判别人,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看对方万般不顺眼,对方也在忍你怎么那么“龟毛”,如若对方决定不继续包容,奋起反抗,我想二人之间的冲突就不远了。而经过一些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口角之争,我逐渐意识到,绝大多数问题来自于我,我的那些所谓“这个不可以”、“那个不行”已将对方冰冷地拒绝在沟通的门外。
渐渐地,遇到老公让我抓狂的事情,我多数选择接受,并顺手解决了,只在心情超级不好的时候会跟他直接讲,当然,讲也是就事论事,不说“你一点不考虑我!”、“你怎么还是这样!”之类的废话。当然啦,人家也有很多进步,偶尔表扬,以资鼓励,这又让我联想到《爱五语》里之“肯定的言辞”~这两本书真是读得太晚啦。
嗯,接下来我该学习“分离”啦,《目送》也可以翻出来看看了。
2017,跟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