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在悄然无息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用户获取信息方式和习惯的变化,再到社交方式的变化,进而引领了社会变革。互联网社群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引领着新的商业时代的到来。
小米用粉丝经济驱动一个传统行业,这个事情至少作为一个先例,已经成功了。所以,对于《罗辑思维》的运用,我们突然明白,价值可能不在我身上,过去说粉丝经济的话是不对的。我在团队中立了规矩,永远不要提粉丝这个词。只说用户,会员,朋友,伙伴,没有粉丝。因为粉丝就是中心化,对偶像的崇拜。
在社群经济驱动的过程中,我们反推过,主动去和大众进行切磋,在新浪微博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骂”走一些人,从社会公众中把自己切割开来。在大众传播时代,让所有的人混同,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对社会进行分割。大量的社会社群,自我划定疆界,就像韩寒的粉丝和郭敬明的粉丝永远也搞不到一起去。
只有当你的客户变成用户,用户变成粉丝,粉丝变成朋友的时候,才算得上是社群。社群的核心连接是经营人,做的不仅是人的生意而是人性的生意,经营社群必须深刻洞察人性相关的内容。
中国最大的商业平台——阿里巴巴的CEO讲:现在的商业已经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阿里巴巴完全是一个物的平台,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现在流行社群、网红,以前流行大V,这些都是人的凝聚,已经不再用物把它连接在一起。
社群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要构建社群商业模式、做社群商业思维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互联网+的进化。互联网是门户时代,背后是信息消费;电子商务时代背后是产品消费;分享经济背后是信用消费。
社群本身存在哪些特点:
1)社群经济的自运行生态。粉丝围绕一个中心点,一对多结构,强调向心力,中心点缺失,结构很难维持;社群经济是多点相互连接,强调凝聚力,缺失一个,并不能瓦解整个结构,可自行运转。
2)群体氛围下,更容易形成相互感染额冲动购买效应。“羊群效应”,古斯塔夫·勒庞告诉我们:无论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有多么的相似或者不相似,只要他们构成一个群体,他们的感觉、思考、行为方式就会和他们处于独'立状态时有很大的不同。
3)群体可以通过直接分享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从而获得更多的营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