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了儿童的心理特点。目的在于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发生在孩子行为背后,尤其是不当行为背后,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辅助家长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发现自己的孩子。
本文分为两部分:挫折感的正确引导,奖赏和惩罚带来的问题。心理学的解读有别于传统的理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本质,希望你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今天我们接着上次的话题,继续来聊聊常规教育中暗含的错误理念。本篇将谈到的两个话题是:挫折感,奖励和惩罚。
/ 01 /挫折感的正确引导
四岁的沃利和妈妈去邻居家做客,沃利和邻居家18个月的孩子帕蒂玩在了一起。妈妈提醒沃利“乖乖的,不要捉弄帕蒂”,但不一会儿,传来了帕蒂的尖叫声,两位妈妈看到的场景是:沃利洋洋得意的站在一旁,手里还拿着帕蒂的玩具,而帕蒂的额头上有一个红印。帕蒂的妈妈赶快抱起了帕蒂,搂着她亲吻安抚;沃利的妈妈抓着沃利:“你这个调皮的孩子,你对帕蒂干了什么?你抢了她的玩具,还打了她….”一顿责骂并伴随着两巴掌,沃利哭了起来,同时妈妈试图去逗笑帕蒂更是让沃利闷闷不乐。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情——两个年龄不同的孩子发生冲突,和故事里的妈妈一样,这是我们多数人的处理方式,更糟的是故事里妈妈首先预设了沃利是“坏”的,所以提醒沃利“不要捉弄帕蒂”,说明妈妈对孩子是没有信心的,妈妈对沃利的定位限制了沃利寻找其他定位的可能性,就会默默的沿着妈妈所设定的轨迹行事,而妈妈本来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孩子,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
这个故事包含三层内容,妈妈的心理暗示;沃利的不良行为;父母们的不当介入。
心理学的层层解读:
心理的自我暗示对于一个人行为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暗示的形成来自于权威(对于孩子权威方就是父母)和寻找自我的共同作用,这是心理学里的“自证预言”和“罗森塔尔效应”,大家可以回到拆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和向你介绍几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的文末,看看我为你准备的心理学知识。
不良行为是内心气馁的表现,一个人之所以会有不良行为,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需要通过外的不良行为得到宣泄?我们常常看到张牙舞爪的那种人,他们的内心反而是最脆弱的,经不起别人一点的不同意见,遇到点事情就容易用身体语言来宣泄,真正强大的人是内心足够强大的人。
父母的不当介入常常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在明白了孩子已经气馁的情况下,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避免雪上加霜,我们需要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行为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是更加爱惜自己的面子还是孩子的感受?是更加期望获得外界的肯定还是更在意孩子的情绪?
一般情况下,分析到这里就算结束了,但我们在这里会作进一步的简析。故事中所谓的被害者,在两位妈妈的关注下,成为了真正的被害者,因为妈妈的行为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你是脆弱的,是一个容易受伤,需要时刻被保护的婴儿,如果孩子经常生活在这种潜意识的行为语言中,那么孩子最终会如妈妈“所愿”,成为脆弱的、容易受伤的孩子。
更好的办法是:在发现孩子并无大碍后,我们只需进行简单的安慰:“宝贝,你会没事的,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伤”。然后就此打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们自己来处理问题,否则,父母更多的帮助反而是对孩子内心造成更多的伤害。
作为父母的你,你的记忆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仔细想想自己记忆最深刻的几件事,是有助于问题的理解的。
我的例子: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迟到时的心理状态:当我睡过头发现自己迟到了,就不断的抱怨妈妈没有叫我,妈妈因此也很自责,一直在我旁边忙来忙去的给我拿吃的,递书包,把自行车给我推出来,我此时反而变本加厉的让自己显得更加慌张,让问题显得更加着急,好像整个世界都要塌掉了。我真切的记得我当时的内心,在妈妈的自责、过度关注下,反而变得很享受,本来应该是我的责任,我却在妈妈的行为中将它们成功的转嫁到了妈妈的身上,但为了让这种关注更加持续,我反而会认为的加深自己的痛苦。
心理学的可怕之处是,它所揭示的真相往往有悖于传统的观念,但那才是真正的真相。
/ 02 /奖赏和惩罚带来的问题
惩罚孩子的例子:
两岁半的亚历克斯总是把卫生纸塞进马桶,妈妈提醒过后,他仍然这么做,妈妈打了他屁股后,亚历克斯还是这样。
六岁的丽塔一早上都很烦躁。不吃早饭被妈妈责罚,然后又和四岁的妹妹打架被关禁闭,却又把花连根拔起被大屁股,接着又把邻居家的猫吊起来险险勒死,实在没有办法的妈妈,打了丽塔一顿后,把她拖进屋里,一天不准他出来,以为事情已经解决的妈妈最后发现,丽塔把家里的窗帘剪成一条一条。
惩罚是有效的,但总是短期的,事后又会变得变本加厉,长期来看其实是无效的。这应该是所有家长都有过的体验,但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书中的观点,惩罚最终会演变成权利之争,之后事情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我会有单独的一节内容介绍权利之争。
对于孩子,对抗父母的惩罚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家中的位置,是为了寻求自己在家中的归属感,所以孩子宁可收到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惩罚只能帮孩子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和挑战;因为寻找自己的界限,维护自己的安全感是孩子的基本需求——只有在自我界限明晰的情况下,人的安全感才会被建立起来。
对于父母,惩罚及打骂的行为实际是为了缓和或掩饰自己的挫败感,而此时孩子却成为了实质上的胜利者,因为在孩子眼里,此时的你一定是这样的:“原来爸爸妈妈也没有什么,除了个子比我高一些、力量比我大一些,他们也就这点本事!”。
当不断的惩罚仍然没有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惩罚总是取得短暂的成功,事后又会有很大的反弹,或者将事情推向另一个方向时,父母们应该去想一想
书中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创造尊重和合作的氛围。——这个办法太过抽象,不具明确的指导意义,我会在拆解《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里做进一步的介绍。
奖赏孩子的例子:
妈妈给了八岁的比尔10块钱,请他帮忙在旁边的商店里买个蛋糕,妈妈独自一人去超市购物。之后比尔想留下剩余的零钱,妈妈却不同意。“比尔,我需要那些零钱”,比尔非常愤怒,大喊道“我不明白,我给你帮了大忙,对吗?”,妈妈更纳闷了:“是,儿子,你帮了个大忙”,他们走向车子时,比尔还是充满了怒气。
一场大雪后,爸爸要十岁的迈克和八岁的斯坦去扫雪。迈克问:“你给我么多少钱?”,爸爸犹豫时,迈克开出了条件“每个人5元!”,爸爸有些迟疑:“那也包括车道”,“同意!”。孩子们欢呼雀跃的跑了出去。
奖赏孩子也是我经常采用的手段,但我并没有意识到其中带来的问题。很久以来我都赞同孩子做家务应该获得奖励,即使我已经感觉到这并不能促使他们养成做家务的习惯;我也乐于把购物后的零钱作为奖赏送给儿子,然后让他积攒自己的储蓄罐,当到达一定额度后,再和他一起去银行换成整钱,一部分留下来,一部分存入孩子的户头,我甚至一直以来还为我的这个创意暗暗叫好!
但,事实是:我可能走入了一个教育的误区。
奖赏发生在上级对下级的情况,而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人们做完一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需要被做。
我们前面讲过孩子的归属感,孩子的好行为来自于他们希望通过贡献和合作获得归属感的天性,因此赞美和惩罚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确定这个归属感,我们不是不去赞美他,也不是不去约束孩子,而是要有一个限度,要以迎合孩子归属感为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界限,孩子为了追求赞美而去行事,只会让事情脱离它本来的面貌。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融入到这个家庭是他的基本需求,所以参与家务劳动,为家庭做出点贡献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孩子干家务能拿到奖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导致:拿不到奖赏我就不去干活,我干活的目的很明确:赚钱!这很明显是一个错误的导向,但不知从什么时候我们常听到专家倡导这件事情。这种奖赏的方式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要求的奖赏会越来越大,你的负担也会越来越大,于是,这个问题最终会在某一天爆发。
本书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但按照作者的观点,我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家里的钱放在一个公用的地方,大家都可以随意拿来用,但拿之前要打招呼,并且买大件物品之前也要和家人商量。——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我和老婆间就是这种模式,现在只不过是以平等的方式,把孩子也加进来。
总结一下这两次拆书的内容。两篇文章谈到了: 孩子对“被关注”的渴望源于对“归属感”的追求;赞美带来的不当后果;挫折感的正确引导,奖赏和惩罚所带来的问题。大家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后面三个问题都是来自于孩子对归属感的追求上,只是由于家长的不当处理所带来的不同演变。
# 心理学知识-09 #
竞争,是最好的合作:在激烈的竞争中,我想比你强,你想比我强,我们都想强过对方——这是人性的基本动力,所以大家的能力不断地上升。同时,在充分的竞争过程中,我们的人性会全面展开,我们就可以去完善它。
心理学故事:奥尼尔和科比,因为竞争球队老大的位置,导致湖人王朝的结束。他们后来都非常后悔,多次在公众场合表达了对对方的歉意,最后他们和解了。
——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