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你共享一首我偶像的偶像的诗《饮酒其五》(我的偶像是苏轼,而苏轼一向推崇陶诗,故有此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如果问我喜欢哪些朝代,我会一一数出来: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北宋南宋、民国时期。发现共同点了吗?
没错,这些朝代都是战乱纷飞之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常态。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总会有一段又一段不一样的传奇。倾一城,才会有白流苏之恋!
魏晋南北朝更是一个狂放的年代,有建安风骨的曹操,有狂放不羁的竹林七贤,也有这位归去归去的陶渊明。
钟嵘曾在《诗品》中提到过: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隐士、归隐,自此开始。陶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不得志的中国古代文人。他堪称中国隐士文人的榜样。
陶渊明到底做了什么呢?从这首诗大致可以看出来。
在喧嚣的尘世中,他仍旧心如明镜,心中没有半点波澜。原因很简单,他已经心如止水,他看清楚了自己的心,他要的生活不是溜须拍马、勾心斗角,他追求的是自由的生活。人已静,心已远。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归园田居,不如归去!
归去后的生活非常迷人,有一副让人钦羡无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且把菊花采。清风、花香,金灿灿的花上闪着金灿灿的阳光。不经意抬头,看到夕阳下的南山,缠绕着云雾,结伴同行的鸟儿归巢了。这样的画面教人如何不想他?
一个“真”字传递他人生的哲学。做真人,为真事,品真味。这个真不是懵懵懂懂的单纯,是千帆过尽,看破人世繁华的真。
陶渊明的灵魂和身体在一处,灵魂想要的,身体随之即动。
因为他心中目标坚定: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何不归去?
他头脑中有这样一幅幅画面,他亲身经历过这样一幅幅画面,悠然见南山,带月荷锄归。
他有着正能量,做一个真正纯粹的人!
他的经历还带动一代代文人的改变,他们也在追寻这样一种精神境界。
当然,有许多人是怀才不遇、郁郁寡欢,一心逃避现实才寄情山水。但有一人,他传承了陶渊明的隐士之风,更有豪迈之气,他是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