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女学弹琴

      五月八日,又是周一。梧桐不用想都知道今天下班后的流程:5:30下班,30分钟赶到婆婆家接上兜兜,10分钟后和兜兜一起赶到钢琴老师家学琴,上课时间是6:30到7:30。

      兜兜今年七岁,上一年级,是梧桐的小女儿。上天眷顾,在儿子十岁那年有了兜兜。儿女双全,工作生活一帆风顺,着着实实让人羡慕。

许是为了弥补不成了。”先打电话让就近的婆婆去接女儿,梧桐安排下手中的活儿也紧赶慢赶去接女儿。

       走进家门,兜兜背对着她伏在茶几上画画,小脸绷着,一脸严肃。

      “米小圈画的挺像。”梧桐看着女儿的画,暗暗想。最近女儿迷上了米小圈,不仅喜欢看,还喜欢画呢。

     “乖,你哪里不舒服?”梧桐缓了一口气,轻言细语问。

      女儿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没有回答。倒是旁边的婆婆说话:“去学校接回来的路上就去门诊看了,医生说估计是受凉了,开了一些药,15元呢!但到家她还是说不清哪里难受,我也不敢让她吃,人家都说小孩子吃药多了对身体不好。”

         梧桐心里有数了,这孩子肯定是装病,而且与上钢琴课有关。前段日子她就流露出讨厌弹琴之类的话,梧桐没有在意,看来,这孩子来真格的了。

        回到家,梧桐直接把女儿带到主卧洗手间,故作严肃的说:“你知道吗?如果你真有病就得吃药,如果装病吃药就会变成傻孩子的。现在给你10分钟时间,想想你今天到底怎么回事?”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梧桐心烦意乱,却又压制自己,给钢琴老师发微信:邢老师,下午接到学校老师电话,说兜兜头疼不舒服,我怕跟上钢琴课有关系。刚把她接回家,叫我好好审审,不管真病假病,先弄清楚。

       还不到10分钟,女儿走出来了,这孩子口才利索的很,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曾经亲戚朋友还说过这妞口才好,是当律师的料,好好培养哦。正想着,女儿已经走到她跟前,伶牙俐齿的很:“妈妈,我错了,我不吃药,我不想变傻子。我不该装病让你去接我。但是我的确是有一点小不舒服的。”

     “哦,怎么不舒服?”看着女儿一本正经的做检讨的样子,梧桐是又好气又好笑。

       “本来我是好好的,就是……就是下午上美术课,我的一支彩铅掉地上了,我就弯下头找呀找,老找不到,我很着急,怕你回来打我,一着急头就疼了,我是不想让老师给你打电话来着,但是但是我实在坚持不了。”她一口气说完这么多,然后一脸倔强的看着梧桐,一副就这样了的神情。

        “什么?”梧桐这个气不打一处来,“碗你弄破了几个?水杯你弄丢了几个?我吵过你吗?打过你吗?一支小小的彩笔掉到地上竟然怕我打你?明明就是在说谎!你——给我重新去洗手间想去!”

        女儿轻轻的发出一个不易察觉的“哼”,迅速转身,留给梧桐一个背影,立刻消失了。

         “这死丫头,气死我了。”

        不到3分钟,女儿又走到她跟前,撅着小嘴:“妈妈,我想起了,今天早上开校会,校长说要我们做什么来着,我记不清了,但是校长说的那些好难呀,我想我肯定做不到,我就紧张了,我一紧张头就疼了……”

       梧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哪儿跟哪儿呀。不能再这么耗下去了,梧桐决定主动出击了。

       “乖,你知道今天我们还有什么事来着?”

       “弹钢琴。”话音未落,女儿就脱口而出。回答之迅速让梧桐楞了一下,还没等梧桐反应过来,女儿像是补充又像是发泄,“我就是不想去弹钢琴才装病的,我讨厌弹钢琴,我一想到钢琴我就头疼,我一看到钢琴我就头疼。”倔强变成了抽泣,反倒是梧桐无语了。

       “天!”梧桐想:“那个一脸灿烂幸福的小公主哪儿去了?难道真的是钢琴给了孩子压力吗?可是女儿也说过钢琴给了她欢乐,她还要成为钢琴家呢?不,我没错,一定是那个环节出问题了。”

     梧桐思索着,随手把抽泣的女儿搂到怀里:“乖,妈知道你遇到困难了,你怕回课时弹不好老师批评,对吗?”

     “嗯,呜呜……”被搂进妈妈怀里的女儿哭的更厉害了。

     “那么,兜兜遇到困难了,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好吗?”

     “嗯。”女儿边哭边说:“妈妈,你要答应我,今天发生的事情不能告诉别人,就咱俩知道。呜呜……”女儿哭的更厉害了。

      “傻孩子。”梧桐笑了,“肯定的,来,拉钩。”

     女儿破涕为笑,母女俩拉拉勾,碰碰额头。女儿又一头扑进梧桐怀里。

    “过课过不去,是不是因为你弹琴时没有妈妈的陪伴?”梧桐抚摸着女儿,一边问一边反省自己。

     因为女儿年龄小,自己也不会弹,每次去上课,梧桐比女儿还认真,回家练琴,梧桐一定要很欣赏似得听女儿弹。但不知什么时候起,梧桐开始放松了陪伴,好像就是从梧桐放松陪伴开始,女儿讨厌钢琴的话才出现的。

      唉,毕竟还是孩子啊,还需要家长的陪伴、鼓励与认可。

      女儿一边小声抽泣,一边说:“我就是想让妈妈陪我,可是可是你总是陪爸爸看电视,就是不陪我。”

      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没有什么方法可借鉴。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的确如此。只有陪伴,才可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亲情和鼓励。

      缕清了头绪,明白了下一步的方向。梧桐使劲的抱紧了女儿,在女儿耳边轻轻说:“乖,妈妈爱你,永远!”

      “妈妈,我也爱您,永远。”女儿的声音甜甜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