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小仙
《天才枪手》一经上映,便在泰国引起轰动,短短两个月便坐稳了年度票房的宝座。豆瓣评分高达8.4,烂番茄新鲜度指数一度达到罕见的100%,成功地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
该片根据2014年震惊亚洲的SAT作弊真实案件改编,主要讲述天才学霸利用高智商的考场作弊牟取暴利的故事。
导演纳塔吾·彭皮里亚着实厉害。他以电视广告片入圈,在广告界磨练了3年之后,去纽约深造回国后又开始向影视圈进军,这样的经历使他的创作具有不一样的色彩。
为泰国人寿创作的《垃圾侠》,在微博上疯转:拍摄的电影《致命倒计时》被泰国作为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种子,送到了好莱坞,这一切都表明《天才枪手》的成功绝非偶然,绝非运气。
正如他所说的“当电影人变得勇敢一点的时候,观众也会变得勇敢。”他将作弊这个新颖的题材搬到大荧幕上,迈出了许多人不敢迈的第一步。
导演以片段式的讲述故事,所有的每一个场景都有其存在必要,电影开始的审讯画面在电影结束的自首情节中得到了解释。没有丝毫赘余,节奏紧凑,130分钟的播放时长丝毫不让人觉得冗长,看完反而觉得意犹未尽,却又不得不承认结束得恰到好处。
然而,片段化的叙述也会造成观众难以理解。例如,小琳和班克情感的变化太快了,一场争执就导致了小琳不想去参加国际会考;班克也从屠龙的人变成恶龙,从揭露抄袭的人变成企图组织更大作弊案的人。
表演方面,几位年轻演员全程演技在线。考试时的紧张,作弊成功的喜悦,剧烈情感的爆发,绝望后的哭泣……,成功将观众带入了戏中,与他们一同参与这次跨时区作弊。
女主角虽然不是第一眼美女,但却十分耐看。单眼皮尖下巴,模样不算甜美,有种清冷的“高级感”,这一次为了贴合片中角色的学霸属性,她几乎是纯素颜出演。茱蒂蒙不仅演出了“天才少女”学霸的纯情,也演出了“叛逆天才”的酷劲儿,那种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交界感,成为了这个角色最大的魅力。
而男主角班克挨打被扔去垃圾场后,醒来时的无助和害怕,失去留学机会的绝望。在看到洗衣公司广告时眼里的希冀,逐步在金钱中迷失自我都在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
电影尤其出彩的是配乐使用,将作弊片拍成了悬疑惊悚片,考场上提笔奋战时的《魔笛》、《第十四号咏叹调》,打造了特有一种奇妙的庄严和仪式感严肃紧张的氛围。飞鞋传橡皮,钢琴曲作暗号,作弊手段也直让你惊呼巧妙。明明知道这是一场违背道德的作弊,却仍忍不住为主角暗自鼓劲加油。
这部影片最让我深刻的是细节的处理,大范围的使用特写镜头,在纸上作答,自动铅笔的笔尖,一个又一个的选项被涂黑,一圈又一圈的圈住了观众的情绪。同时,我也被这句话圈住了“我准备好了,这是我的选择”
小琳用才智换取金钱,因为醒悟所以选择自首。班克因为失去留学机会选择入伙,因为看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试图策划更大范围的作弊。其实没有任何人在逼迫他们做选择,一切都是自己。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亦回望与你。回头还是前进,选择权都在自己手里。
学校本是美好的地方,当老师借着补课名义将考试题目泄漏,当校长道貌岸然地说着所谓的赞助费,这一切都打破了孩子对学校的美好幻想,他们曾经以为读书能改变命运,考试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优势,到头来,却发现,在富人眼中,教育不过是用来谋利的工具,考试成绩更能够直接用金钱交换。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被世界裹胁进来,被玷污,他们被迫成长起来。
影片中淡淡的悲哀总是盘旋在上空,我一直不太喜欢“社会”这个词,社会是人的集合,是无数所谓的成年人构成的小世界,里面有它的规则,在里面的人遵守着所谓的规则,同时也强迫进来的人接受这个规则。规则有好有坏,不管好坏,我们都无权改变,这就是现实。
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说声:“我准备好了,这是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