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如今我们清明扫墓的习惯,也是沿袭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传统。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山间田野都是刚冒出新绿的嫩叶,在细雨中摇曳。跟在大人后面,戴着草帽,打着伞,踏着小小的步伐,看着他们挑着担,箩筐里面装着三鲜、香烛纸宝,去往先人的墓地。
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我看着一行人拿着镰刀锄头在清除墓地周围的杂草,另外的人在准备纸钱和鞭炮,等到致辞完毕,三鞠躬,就可以奉三鲜、倒香酒、烧纸钱、放鞭炮了。
充满仪式感的祭拜过后,大地复又恢复沉寂。
行走在山间的路上,静静地感受着小城朴素的风景与格调。山路的长度也是人生的长度,它的距离是此生与彼生,你可以停留在一边,却永远无法穿越。站在山丘上,听着时光流淌的声音,眼中只有山涧里的流水和石头,而不再是纷扰的别处了。飞舞的蝴蝶和游走的鱼虫,那么多的生灵,你不知道哪一个是去往生命的彼岸,都是沿着各自向往的轨迹前行。
你所能做的,依旧是停驻、观望,任阳光从不同的角度倾泻在水中、山上。那凝聚着智慧与博爱的阳光,不带任何的尘埃与纷扰,完完全全洒落在山间每一处有风景的地方。
看似烟火人间,又似无尘境界,徜徉在红尘的边缘,回首那段明月的从前,只是短暂的瞬间,感觉昨日已成今日的遥远。我在这熙熙攘攘的人世间,前人们在平静的世界另一边,隔了太多的烟烟霞霞,怀念却永不相见。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只是回首的瞬间,已走过一段往事经年。踏着夕阳的余晖,赶着小城的云烟,走过碧水长天,走过似水流年。就这样与你擦肩,我留得住这一抹清洁明净,又是否留得住记忆昨日的永远?
--end--
鱼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