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5日,正月初五,今天早早起床来单位值班,来了一个多小时了一直在维修网络,电脑的移动热点刚打卡还不等手机连接上就自动关闭了,找度娘学了好几种方法试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选择放弃。一个多小时就这样过去了,楼上的饮水机坏掉了,去楼下接了一杯热水开始简书,用简书的初衷是想随时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因为它比笔记本更方便便。每年的过年都是忙忙碌碌的,回娘家回婆家还得走亲戚,感觉也很累。今年初一回的妈妈家,初三家里来亲戚吃过晚饭后我也回家了,晚上回家后在手机上开到一则视频,是讲述了一位妈妈跨越 千里去部队看望消防员儿子,为儿子亲手包了儿子最爱吃的饺子,儿子吃第一口饺子就泪目。当时我也是刚从妈妈家回来,边看视频边哭,是那种嚎啕大哭,就那一瞬间就破防了,就是忍不住的眼泪。其实我还是离家比较近的,平时也会隔三差五的回家送点菜之类的。我家在农村,毕业后我没有选择去一线城市闯荡,选择回了省城,后来又考了工作回到了县城,离家也就几十公里的路程,那几年还年轻也曾经特别后悔自己的选择,也想去趁年轻去一线城市闯闯,虽然大城市生活节奏快也更辛苦,但是包容性也更强,公共设施更完善,也能见识到更多的东西,它具有强大的磁场,有小城市不可比拟的魅力。那时候很喜欢《北京女子图鉴》这部剧,看了好几遍,第一次看就被深深的吸引了,陈可依一开始的想法不也是我的想法么,也可能是更多年轻一代的想法,向她说的那样我如果留下来只能嫁个将就的嫁个人将就的过一生。当时听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刚毕业的我满腔热血不叫苦不叫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来一个好点的人生,可以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让父母过得好一点,首都的灯火辉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每一个为了未来努力的人都熠熠生辉,他们像磁铁一样 吸着我的心,我想奔赴而去。可是我最终没有成为陈可,因为我没能去成一线城市。
我和我的高中同桌是很好的闺蜜,我们有着相似性格,有点像陈可和晓芸。高中时我们知道彼此的故事,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去了北京,而我回了家乡;现在她已经在北京结婚了,而我在县城结婚了;她在天津买了房子;而我只有县城的房子;她落了天津的户口;而我还是农村户口......,这几年她回来很少,我们也很少见了,大城市工作节奏快比较辛苦,我也不敢经常打扰她,我们的微信在对方手机里静静的躺着,偶尔都有空了聊几句生活现状和对未来的一些打算。今年过年她没能回来过年,就留在北京了。
这两年我长大了,每次回家看着爸爸妈妈越来越佝偻的背影和越来越多的皱纹,我也开始更好的接受自己曾经的选择,就因为选择了小县城选择了老人所谓的稳定工作,我能更经常的回家,能经常回去送蔬菜水果(因为村里没有卖菜的),偶尔有个小毛病我也可以下班后把药送回去,忙的时候也可以周末回去帮帮忙。父母越来越老了,我想多回去陪陪他们就满足了。别的也不去想了。新的一年愿天下所有父母身体健康,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