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只讲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动笔开始写。
无论是写拆听书,写书评,还是大家去写一些新媒体文章,或者说,大家想随便写点什么,然后有一个很难的点就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开始动笔写。
有这种完美心理的人,他总觉得自己好像一次性就能把文章写成。或者说觉得自己写的很难看,然后就不写了。
这些都是一些错误的认知,写文章其实有点像做饭。你想象一下,你能一分钟做出一桌好的饭菜来么。你肯定先要去洗菜,切菜,然后开始去烹饪,上桌的时候还要去配一下菜,要好看一点。所以说,它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流程。
那无论我们是写拆听书、新媒体文章,我们怎么开始动笔写呢?
其实有一个东西,特别的重要,就是说,无论你写拆听书还是写新媒体文章,你一定要有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是你的观点。我们一直在说写文章,无论是拆听书还是新媒体文章,你们必须有一个核心观点。你必须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去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讲自律吧。
我们要自律,我们讲一个很具体的东西,靠自律要减肥,那你文章的所有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个点,怎么通过自律,或者说,你只有做到自律你才能健身成功,减肥成功。
我们围绕这个点去写。
那现在我就给大家演示一下,我们就围绕这个点,如何通过自律,健身成功。不知道怎么动笔,我就坐在那儿想。通过自律,健身成功,我就想,有什么这样子的案例呢?
然后我就会去找素材,我会找各种各样通过自律健身成功的素材。我会先去找这些成功的素材,当我把这些成功的素材找到了之后。
比如说邓超,他为了拍电影,很快能瘦下来。还有一个印度的演员,就演《摔跤的爸爸》那个,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
他能够快速的胖起来也能过快速的瘦下来,他靠的是什么,自律。
好勒,我找到了正面的案例。
当我们找到了正面的案例之后,我们会去找反面的案例。就是这个人不自律,他的身材就会步入中年之后,就会变胖。
然后各种的问题就会涌出来,这是负面的。等我找好了这些素材,我把这些素材放在一块儿。
我先放正面的素材,我再放负面的素材。
有一个东西叫做创造力,写作其实特别考验自己的创作力。
怎么开始写,就是考验你的创造力。那创造力从哪儿來,第一个点,來的就是素材。
在素材堆里去创造,就解决了,它就简单了。
今天第一个重点,在素材堆里开始写作。
今天我们讲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说,你要开始动笔写,你不知道怎么开始动笔写,你一点想法都没有。也就是说,一点写作的创造力都没有。
怎办,围绕着一个核心观点,自律,健身,只有做到自律才能健身成功。围绕这个核心点去找它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素材。
然后把素材找到了之后,然后在素材堆里去创造。
因为你就是光坐在那儿想,你要写什么写什么。这个时候,你绝对写不出来。
你去找素材,这个素材就会让你有话想说。比如说刘德华吧,他的身材一直都保持那么好。原因特别简单。
人家六点钟起床,就健身。无论睡多晚,还学习。自律,这就是自律。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重点,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
第二个重点,为什么叫大家去联系实际呢,其实这个原因特别简单。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不爱读书呢?因为他们觉得读书和我们生活没有关系。
比如说我们去读三毛的书,大家可能就会觉得三毛那个人距离我们好远好远,她的书也距离我们好远好远,读书无用论。这是大家不读书的一个原因。
然后,要让大家喜欢你的文章,那你要你的文章说他们的生活,今天和一个同学在聊他的稿子,他稿子里的一个人物,就是他特别虚伪,总爱说一些奉承话。
你看它是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人,然后怎么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他说他不会写,然后他就跟我说,他这个人就像我们生活中闺蜜呀,同事呀,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
虽然我们觉得看起来不漂亮,但是嘴上还是说:“啊呀,今天你穿的好漂亮。”
你看,他已经把他想写的话,想表达的都说出来了。但就是写不下來,就是写不到文章里面去,这就是大家的一个问题。
你可以说出来,你和我打电话的时候,就说的很好,我觉得直接照抄上去都没问题。但就是写不到文章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大家,我之前跟大家说过,比如说你喜欢唱歌,那你脑子里关于唱歌的脑回路就比较强一点;你喜欢和别人聊天,那你聊天的那个脑回路就比别人强一点。
那写作呢,就比如十三夜小姐姐,她从十七岁开始写,写到现在,七八年了。
那她写作的脑回路就比较强大, 同样的我也写了很多年了,那我的脑回路就比较大。
如果大家问我,为什么自己写出来的这么差,很多人这么问我,那我只能说告诉你,写的太少。大脑里关于写作的那个脑回路就像乡下的那个小马路,太窄了。
我们要一步步把它升级到高速公路,怎么升级,无非就是写呗。你们去写,來找我,我给你们反馈。然后我们再投稿,编辑会给我们反馈。
这个像不像一个来回扩充的感觉,你的路会慢慢的扩宽。好勒,给大家科普了一下脑知识。
那怎么联系实际呢?其实特别特别简单,就拿刚我给那个同学举的例子来说,他看了这本书描述了一个人特别虚伪。
我们就虚伪这个点,太好联系实际了。
比如说,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要结婚。你都不认识,你之前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你都不认识了,他给你发来一个喜帖。
好兄弟,你要结婚了,我衷心的祝福你。其实你连他是谁你都一点都没有印象了。这就是虚伪。
为什么我们过的累,因为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陷入了那个套里,这就是虚伪。你可以这样去联系实际。
先把这个东西写下来,无论你写的烂,还是好。先写下来。有点像装修房子一样。
大纲是什么,大纲就是毛坯房,精装是什么,后来你家装修是什么。
装修就是从大纲到初稿的一个过程。然后对文章的优化,细化美化。
然后去调整你的语态,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盖房子,先搭一个框架,比如说是钢构架,先搭个房间的框架出来。
然后才是墙,墙上再抹灰,然后才是装水电,门窗,放家具,零碎的东西。然后再添置那些家用电器。整个房间才会出来。
所以,她是一步一步出来的,文章是一步一步写出來的。
文章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联系实际需要什么能力呢?
我记不清是哪个作家说了,作品都需要生活中去观察的。可能很多个作者都说过这样的话,你要写出好的文章来,你必须要观察生活。你必须去留意生活中的细节。
这是大家必须去提升的一个能力,观察能力。比如说你写育儿吧,前半年给有氧做的一款育儿类的听书节目,写了五本育儿书。
然后我就跟我妈说这个事情,我妈就跟我说,你没有孩子,你怎么写育儿。观察呗,你没有孩子,你曾经也是个孩子。
你可以联系自己的小时候。你不是孩子,你身边有孩子,可以去观察,所以观察很重要。
观察是什么,观察就是相当于把你的人生经历拓宽了。你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生活,然后去加工。
观察就相当于是你的视野扩大,所以大家走在路上或者生活中,不要傻兮兮的,就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什么也不敢看。
你可以睁开眼睛四处看看,就像柴静写的那本书《看见》,睁开眼睛,看看这个真实的世界,然后不要光看了就完事儿了,你要去记。记住他。
就是在生活中,你会遇到那些特别有冲击力的事情,会给你留下很多的印象。如果你记性不好,你可以记在一个小本本上,这也是复述,也是锻炼你写作的一个能力。
去把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复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第三个重点,不知道怎么动笔写,出去转转,散散步,跑跑。
如果当你实在写不出来,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动笔写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枯坐在电脑年前也是没有用的。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你要从正面攻击一个城池,一座关口,很难攻下。比如说二战时,德国去攻击法国,马奇诺防线,德军有正面攻击吗?没有。
马奇诺防线那么坚固,德国人有那么傻,去攻击么?他们采用了迂回战术,绕过他。一旦绕过他,他就是一条没有任何用的防线了。
写作也是一样。当你写不下去的时候,没有一点点思路的时候。你像我,要是没有点点思路的时候,我就会选择去做家务,比如说把地拖一下,或者自己去洗个澡,洗衣服。去做饭,或者出去买菜。或者去远处走走转转。
我是不会坐在那儿死磕的,我在去干其他事情的时候,我的精神,我的大脑会放松下来。大脑一旦放松下来就会变得比较灵。
你明白么,就是不要去死磕。不要时时刻刻去死磕。尽管我们要把文章磕出来,但我们不能时刻精神紧绷。
我们要去调节我们的大脑,我们可以紧张,我们可以全神贯注的去写稿子,当你有灵感的时候。抓住它去写。
谁叫你都别动,哪怕要吃饭。厕所是要上的,不要瘪,对肾不好。然后当没有灵感的时候,去做点其他事情,让大脑放松下来。
也许就在放松的时候,突然就会冒出一些想法了。因为大脑在放松的时候,创造力也挺强。有压力的时候,创造力也挺强。不要让大脑一直紧绷,这是不对的。
当然了,如果你找了素材,也去联系了实际生活。实在写不出来,放松一下,仍然写不出来。怎么办,给我打电话,大家千万不要在一个问题上死磕太久。
你可以死磕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两天,但是千万不要死磕超过3天。
因为问题会把你弄死,这个时候怎么办,请来找我。
我就不明白了,花了学费,为什么最近没人找我难道因为我最近感冒了呢。
我感冒好勒,尽管有些小咳嗽,但是已经不影响了。
请给我打电话,解决你的具体问题,难道这不是我们夏木的宗旨么。通过语音一对一的,指导你的写作难题。
今天和七年通电话,学东西。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