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父母会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按照成人的意愿和想法来描绘、设计,替孩子铺展未来。但我想,把出生的孩子比作一粒种子,更为贴切合适吧。
这颗种子,与生俱来不仅携带着来自父母的基因,也带有属于他独特的生命密码和禀赋天性。
这颗种子落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上,汲取养分,生根发芽,长成树苗,迎接不定的风雨,长出粗壮的枝杆,长成一棵大树!
在陪伴孩子成长时,父母给予了太多:爱,衣食财物,知识教育……即便是这样,父母也会觉得给予的还不够,呵护得还不够周全,更是想替孩子承担成长中的各种疼痛。但是,不得不承认,无论父母是担心,还是放心,孩子的生命都有属于他自己成长的样子和轨迹。
台湾作家林清玄有篇文章《桃花心木》,提到一个种树人语重心长的一段话:
“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人也一样,人生中会遇到种种的不确定。我们养育孩子,不是种菜种花种稻子,也像是种树一样。
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能够为孩子模拟不定的风雨,我们的孩子就会像树苗迎接不定的风雨那样,在不确定中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依赖,懂得往地下更深的扎根,汲取养分,向上生长,这样才有机会长成百年大树。
所以,父母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是为孩子提供有养分的土壤;为孩子洒下“相信美好”的甘露,就是给予孩子最美好、最鲜亮的生命底色,这比直接为孩子遮挡人生风雨,直接为孩子描绘人生画卷来得更有用!
那么,在经历和迎接不定风雨的人生中,父母要如何帮助孩子更利于汲取养分,更深的扎根呢?我想,美好的信念、美好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将和各位家长分享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在家庭成就孩子这方面上提出的三个美好假定。有人说,过度担心孩子是一种“诅咒”,那么,我们父母不如给孩子这三个美好假定,带给孩子更多的祝福吧!
第一,我们要假定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我曾被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里面的父亲感动,因为他拼命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这部电影讲述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这位父亲利用自己的想像力对儿子撒下一个善良的谎言,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游戏规则是不能哭不能闹不能想妈妈,率先得到1000个积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辆真坦克,儿子信以为真。
虽然这位父亲身处集中营的恶劣环境,但全程却在用他那喜剧化的夸张动作和乐观的态度,为孩子演绎这个游戏。故事的结局是,儿子等来了一辆真坦克,而这位父亲也终于做到了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但他自己却惨死在德军的枪口之下。
电影里,这份伟大的父爱启发我们呵护孩子的美好心灵。
当今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害怕孩子会犯错误,会学坏,会结交坏朋友……格外地关注那些所谓不良的信息,并且强迫孩子去改变。殊不知,越是关注这些越是觉得孩子会有这种不良倾向。孩子天天生活在父母的担忧之下,感受父母焦虑情绪散发的生物场,孩子又怎么会变得越来越好呢?
父母是否会想到:过度关注坏信息,总有一天会把自己和孩子一起压垮。
在某种程度上,关心孩子的安全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需要从基本的观念上去教育孩子与人为善,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假设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好处。就像父母要假定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一样,父母一旦作了这个假设,父母就有力量,跟孩子相处就有信心!
第二,我们要假定人和人之间都是友爱、互助的,使孩子拥有美丽的心灵。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认为人性并不美好,人都是不可靠的、贪婪的、自私的,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样?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会采用自以为对的方式去保护自己,我们会害怕跟人接触,会选择防御,对别人缺乏起码的信任。久而久之,这种不良假定会成为我们沉重的心理负担。
对于孩子而言,容易导致这三方面的影响:和同学、朋友之间产生矛盾,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性格孤僻,缺乏社交能力不利于适应社会;遇到挫折容易丧气,推卸责任不利于成长。
父母是否会想到:当我们放弃了美好的假定,也意味着我们将放弃珍惜。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不可爱的,不被爱的,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他就会放弃自己,会做一些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事情,而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去珍惜,他也就不会珍惜他人,不珍惜这个世界。
第三,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假定:他自己是可爱的。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思考过,所看到孩子身上的那些问题是否真的存在呢?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甚至触摸到的,常常只是被我们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结果。
孩子犹如家长的一面镜子,往往孩子的许多所谓的缺点,实际上是父母过度焦虑折射出来的。
父母是否会想到:试着把自己的价值观深藏起来,再回过头检验孩子的那些缺点或问题。
这时,你只是观察,不去评论,不去指出,看看它还会不会让你很觉得生气很不舒服呢?或许你会慢慢发现这都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孩子身上的特点。
又或者,当你发现孩子第一个问题时,请克制一下先不去说孩子,等你发现孩子的第二个问题,仍然不说出来,等到你发现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时,再决定和孩子提出来。那么,此时你向孩子提出那个问题时,你也会发现前面其他几个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啊。换句话来说,我们的孩子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缺点或问题,只是我们的价值观把它照出来的。
到这里,可能就会家长提出疑惑,认为假定这些美好,是不是自欺欺人呢?
试想一下,即便你假定人是自私的,也仍然可能被骗,而且你会把不是受骗的看成受骗,你会失去很多正面的感受。
再试想一下,如果有三个糟糕的假定,比如认为这个世界是糟糕的,人是自私的,自己是不重要的、没价值的。那么,我是否会过得更好呢?
肯定不会啊,因为你心里会有更多担心,内心里没有力量。
事实上,正如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所说:选择美好的假定,我们什么也没有失去,却能获得与这个假设同在的幸福感。
针对家庭如何成就孩子,我也很认同他的观点:当今父母,我们很有必要对孩子做美好假定,有勇气相信孩子的未来会比自己强、比自己好。这时候,我们想教育孩子的欲望就会减轻,我们就会更多地欣赏孩子的成长,给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