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盲人摸象

用拉康结构语言学所说的“能指链”,理解“盲人摸象”现象!

盲人摸象

拉康的能指/所指概念,直接来源就是索绪尔,索绪尔认为:

“语言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可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普通语言学教程》p158

索绪尔语言符号公式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即符号具有任意性。

狗、dog、……,都是那个动物。


拉康看到这种任意性中的断裂性、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提出了“能指链”概念:

“能指是语言符号的听觉特性,它只在时间维度上展开,因此具有线条特征,拉康把能指的这种线条特征叫做“能指链”。

他认为这种任意性恰好也说明了人类行为(能指)和其心理含义(所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自主的得转换。

我们掌握的其实始终只是能指的部分,真正的所指早就躲到潜意识的复杂结构里去了。

语言就是由能指构成的一种链式的东西,能指就像项链的一个个链环。就这样,语言就形成了一个能指链。

拉康语言符号公式

能指在上面,且横线代表断裂,而大S,则代表,它有很多个S1、S2、S3、S4……是永远试图靠近,但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境界。

就好比盲人摸象,每个盲人摸到的,都只是S1……,都不是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