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下微习惯的概念,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主要特性就是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才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并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为一种极其有效的习惯养成策略。
再介绍下这本书的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永久建立健康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那作者给这本书设定的阅读地图是:
1. 先介绍微习惯是什么,并使用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来做说明
2. 解释大脑为什么会抗拒比较麻烦的事,为什么微习惯可以欺骗过大脑,新习惯是如何固化进大脑
3. 每天强迫自己完成习惯的起因是什么?是靠动力还是意志力,以及两者的区别,哪个更可靠
4. 后面就是详细介绍微习惯的特点,方法,步骤以及规则
那我们来详细解读下各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章 微习惯是什么
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哪怕是一点点行动,也比毫不作为强无数倍。这个就好比说:有生之年我要环游世界的梦想一样,没有去为这个梦想列计划、去行动,就不会了解需要实现这个梦想会遇到什么问题,到头来还只是空想。
微习惯就是为了要实现上面的梦想而做出的一点点行动,为什么只是要一点点行动呢?首先万事开头难,如果心里只想着终极目标,会中间的困难被吓到的,这时大脑就会抗拒、就会偷懒,那你的梦想还是空想。只有把一个目标切成碎片,并诱导大脑一步步去完成,最终实现梦想;只有当对事情的抵触情绪比意志力弱时,才会去做这件事。
当迈出了第一步之后,怎么让习惯坚持下来?
习惯是不能直接获得的,它是在长期不断重复中被塑造出来的;是每天强迫自己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当时间花在好习惯上,坏习惯的时间就减少了,每天一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这里涉及一个概念“国民总时间(GDT)”。
当抵触情绪减弱时,就是习惯形成的第一个信号。形成习惯的周期不是21天、也不是30天,平均时间约为66天,根据个人与行为的情况而定,从18天到254天不等。
建立习惯就好像骑自行车上陡坡:爬坡 -> 到顶 -> 下坡,刚开始需要用双腿最大的力量蹬自行车,之后会渐渐变得轻松,但必须一直蹬到山顶,否则会倒退会原地,让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从生理学角度看,漏掉一天也不会耽误习惯的养成,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可能会带来问题。只有坚持才能防止你受到打击并前功尽弃,因此请一天都不要偷懒,尽量坚持下去
这个章节里提到一个创造性思维技巧的概念:假面具(从问题的对立面着手思考,看会有什么创意)
第二章 大脑的工作原理
重复就是(潜意识)大脑使用的语言,多重复几遍就不会忘记。这是因为我们在训练大脑里的基底神经节,当基底神经节训练完成,可以自动完成积极行为,而且效率高,它们能节省精力,无需持续监督就能处理各种任务。什么是基底神经节呢?目前我的理解有两个:一是我们的底层意识;二是在其他书上看到的爬虫类大脑,那只会执行简单动作,拒绝复杂任务,并且不经大脑思考的(忘记哪本书了,留个标记,后续补充)。
第三章 动力VS意志力
动力和意志力不是非此即彼的,二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如果想持久改变,动力并不是可靠的策略。因为只有在精力充沛、思维模式健康而且没有受到强烈诱惑时,我们才能依靠动力成功。可到该行动时,局面似乎远没有那么有利,我们就会决定“明天再做吧”。而且一直依赖动力,当到了关键过渡期时,很可能就成了进步的终点。这个关键时期是指出现热情不足的情况,它是个积极信号,表明更稳定和自动的基底神经节正在慢慢夺取控制权,渐渐变成习惯。
我们都是用动力或意志力开启新的行为。动力因为不可靠,所以不能当做建立习惯的策略;当意志力未消耗尽时,它是可靠的。主要引起意志力消耗的因素是:努力程度、感知程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血糖水平。如果能克服这些障碍,我们就应该走向成功。
第四章 微习惯策略
为什么要采用微习惯策略?主要是因为对意志力的损耗极少。也许我们一开始在计划开始一个新的行为时,感觉自己能完成多少量的事情,结果到实际每日执行时,却难以完成。当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太难时,我们无从下手、害怕下手。比如计划每天阅读30分钟,可能后面没时间就会没有完成,最后会觉得太难了,就一天天的放弃阅读,导致最后再也没有阅读的打算。这里引用其他书上的话:“如果在72小时内没有做的事,在后面也极大可能不会做。”
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呢?当计划或目标太难,太大时,需要拆解或降低为我们能达到的任务为止。还是以阅读为例,30分钟太长,那10分钟能不能完成呢?还不行的话,那5分钟呢?就看一页书呢?甚至只翻开书本来呢?将目标拆解为你不可能失败的行为,这就是微习惯(一小步+想做的事=较高的进一步行动的可能),并且连续的微习惯可以消除潜意识的阻力。当你每天都能完成目标时,都会带来成功的感觉,一旦超越了目标会感觉更棒。它正是这样让你觉得自己像个成功者的体系,因为一旦你觉得自己像个成功者,那你的行为也会向成功者靠拢。
最后,如果能在意志力较弱的时候,都能运用微习惯策略,那么它就是个好策略。
第五章 微习惯的独特之处
首先,微习惯没有截止时间,因为我们不知道形成一个习惯需要多长时间,但我们要寻找的是行为变成习惯的信号。
其次,微习惯是一个产出自我效能感的机器,它不需要任何自我效能感就能成功开始行动,并且每天的成功还会帮助我们提升自我效能感。
然后,当每日完成微习惯之后,就可以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提升个人自主权。人一旦感觉受到控制,就会消极怠工(比如强制加班)。也是这是因为自主权和自由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最后,微习惯能增强正念和意志力,正念是指对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有清醒的认识,是目标清晰的活着还是敷衍的活着之间的区别,它会对未来修正习惯有所帮助。频繁的重复小任务是锻炼意志力的理想方法,意志力越强,对身体的控制就越好。
第六章 彻底改变只需八步
1.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一般来说选择两到三个微习惯是最合适的量,太多了就会出现意志力损耗。然后要制定一个在每天最困难的时候都能完成它的计划,比如生病、疲惫、压力山大、极其忙碌的情况下还能完成的话,那么你每天也都能完成。并且注意含糊的目标无法衡量每天的完成度,每天完成所有微习惯的目标是100%,只有完全成功的感觉对维持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很重要。
2. 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通过5Why方法来直接挖掘问题的核心,直到形成循环和重复为止。因为“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是打入任何事物核心的最佳方法。最好的习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如果是因为别人或者社会的观点才努力发生改变自己,会产生强烈的内心抵触。别因为胆怯而选择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3. 需要明确习惯依据,如果错过习惯依据,任务拖到后来才完成,就会陷入一种不知该感觉成功还是内疚的尴尬处境。并且如果允许自己退一小步,很快就会发现它会违背你的意愿,愈演愈烈。真正的自律不是找个人命令你做,而是自己决定完成。
4. 建立及时的回报机制,类似每天完成任务打个勾,用奖励来提升成就感(这也是游戏为什么会让人上瘾的原因)。回报还能通过激励我们继续行动、帮助我们恢复意志力来让我们坚持良好的微习惯。
5. 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作者比较推崇纸质记录,表明写在纸上时,会让其在大脑中更加突出,打字就不具备同样的效应。但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手机远比纸笔更方便记录想到的事情。
6. 微量开始,超额完成,该点内容在以上二、三、四、五已说明。
7. 服从计划安排,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避免暗中膨胀,按计划完成每日任务就是算成功,生活中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坚持,因为这是让行为转变成习惯的唯一途径。
8. 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代表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有:没有抵触情绪、身份、行动时无须考虑、你不再担心了、常态化、它很无聊。有些微习惯的火花能迅速燎原,而另一些则需要更长时间,这主要取决于你对这个习惯有多大兴趣,以及你对超越原始目标后继续行动的感知难度。
第七章 微习惯策略的八大规则
第一、不要自欺欺人
第二、满意每一个进步。要满意,但别满足。微习惯策略的核心是一个很简单的大脑错觉,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视开始的生活哲理,一种认为行动优于动力的生活哲理,一种相信将每一小步积累起来便能让量变转为质变的生活哲理。
第三、要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这种回报会激励你再次执行微习惯。最终,你会建立一个正反馈循环。
第四、保持头脑清醒。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当事情变得单调而无聊时,失败者会放弃。冷静的头脑是建立习惯的最佳思维模式。
第五、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把任务逐渐变得越来越小,直到你的抵触感最小为止。
第六、提醒自己这件事很轻松。微习惯的门槛特别低,所以你可能再也不用体验失败了。而你永远不会失败时,就会很容易赢得胜利。久而久之,你的潜意识思维会发生变化,然后再从潜意识思维出发改变行为会更轻松。
第七、绝不要小看微步骤。每一个大工程都是由无数小步骤组成的。
第八、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