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老天爷整是断断续续下雨,几个月以来的周末都是宅在家里没有外出,加上还有各地零零星星爆发的疫情,也不敢外出去旅游。今天是周末,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于是约上一个同学,准备到郊区乡下去透透气。
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离家有39公里,叫做万亩稻田。同学说我们去看稻田,我说现在是11月份了竟然还有没收割的稻谷,他说有的。记忆中晚稻应该在9~10月份收割完了。因为小孩平时很少接触这些农作物,我们打算一起去看个究竟。
吃个早餐,上午9:30阳光灿烂时我们开车出发了,两个小孩坐在后面看漫画书,两个妈妈沿途一路聊天聊得很投机,一会儿两个孩子开始读英语例行打卡,生怕一整天在外面玩忘记了。
大概走了40多分钟,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乡下。经过一个村口看见路旁边很多小花,还有很多废弃的稻田。现在的农民都不愿意种耕田,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一点的农民都喜欢外出打工 ,他们在城里包工程做赚到的钱远远比种田多的多,所以现在各地基层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奖励种田者。我想,如果大家都不种地,都去工厂做工。那我们吃的粮食都要从国外进口了,估计政府领导层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吧。
我们下了车,步行田间。孩子仔细观察道路两旁的植物,孩子们特别感兴趣那些带刺有花的绿草。有一种叫黄葵,它跟我们吃的秋葵外形很相像,还有一种植物,开着紫色的花,散发出很浓烈的香。很多花草都叫不出名字,还看见了几只彩色的虫子,大家拿出手机来。用扫码识物软件来识别这些花花草草。有一种植物花蕾上面长了很多刺。孩子们用手将那些小刺针粘在自己衣服上,说自己要变成一个刺猬。一点路边的野花小虫,就能让孩子们玩上半个多小时。
我们继续赶路,又过了10分钟我们到了目的地,这里有一条小河 河流两边都是稻田,很多人来此观看。其实这没有一万亩地,几百亩是有的。
刚下车我们突然看到了对面有辆长长的绿皮火车,孩子们兴奋地爬上火车车厢里去玩。这火车引起了我们从小到大很多有趣的回忆,我们老家是住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我们是伴随着火车的汽笛声长大的,那时的火车一般是烧煤产生动力的,前面有一个高高的大烟囱,火车出发前或者到站时会发出一声长鸣。每当到了春运的时候,这绿皮火车是运输的主力军。火车的座位之间的空间比较窄,车厢里整是坐满了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们。现在我们外出一般是坐高铁。少数地区还在跑绿皮的。
看到了路旁金色的稻田一大片,风吹稻浪翻滚,它们都还没有收割,稻谷长得很饱满,估计是故意留着给城里人参观的。孩子们觉得很新鲜,忍不住跑进稻田里去看,锄禾日当午,汗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觉得很亲切。我们进了游园区。在门口附近有一只老黄牛雕塑,牛背上有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在吹笛子,“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放牛的情景,旁边水池里还有荷花。旁边还有一台难得一见的石磨,我们经常用它来做豆腐。田埂草地上有几个大字:藏粮于田
据本地人介绍,在稻田里面每年都养多小龙虾。我是第一次知道小龙虾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长大,以为它们一直是在江河或者专用的池塘里面长大的。看过立在旁边的几个字牌,懂得了小龙虾的一些基本常识。原来湖北一个省的小龙虾产量占全国的一半。
旁边有几口池塘,在池塘边的树林里。看到了好多只难得一见的白鹭,真的是很意外。因为白鹭通常不会出现在这种地方,它们在水面上飞行的姿势很优美,想起了那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到了中午12点,我们开车去找午饭吃。经过路边一个村子,看见一家饭店就停下来了。
进屋以后 ,看见老板在后面养了很多家禽动物和瓜果,晒了很多冬季干货。有走地鸡、鸭子、鱼、三只大黄狗。黄狗很凶对着我们不停的叫。老板说离开远一点它们会咬人。所以主人把它放置在一个山坑里面 ,几只还在吃奶的小狗狗与鸡鸭一起玩着。
点好菜,趁没上菜的空挡我们难得看一会电视。
大家肚子都饿了 ,菜一上来我们就狼吞虎咽,美美地吃了一顿农家菜。
通过半天的郊游活动,我们身心得到了放松,完成了跟大自然的一次亲密接触。
(齐帆齐写作训练营第八期第7篇千字文(1603字),累计1146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