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7夜读《中庸》

徒步行走,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一种修行。

去湖南湘西凤凰古城的路上,断断续续读着日本学生大村一朗的《丝绸之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徒步行走的人,从马可波罗到唐玄奘,从中国近代史上江西瑞金出发的那支红色武装,到一个日本学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寻根之旅。行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一片乐土,或者为了寻求一种真理。在寻求真理的队伍中,就有孔子的身影——虽然他不是徒步。

行走,是一个人的长征。周游列国,就是孔子的长征。

那是一个疾风骤雨的夜晚,我站在层层叠叠的肩膀后面,向夫子的茅屋张望。一盏微弱的油灯在风中飘摇,弟子们试图以默立的身躯挡住风雨,子贡和子路束手而立,牛车在屋外的雨中喘息。竹简木牍,破衣烂衫,行李与口粮,眼泪和叹息,这一次出走,远没有后世所描述的那般轰然壮烈,甚至带着些悲怆与无奈。

队伍从清晨出发,摇摇晃晃的牛车上坐着昏昏欲睡的夫子,他昨夜定是一夜未眠。前途未卜,故国难离,何况是已经55岁的暮年。从鲁国出发,依次是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我趴在2014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努力勾勒先哲的脚步:那是一条颠沛流离的行旅,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脚步在楚国的边境停止,再也没有前进。

风雨交加,看不清随行弟子的面貌,我走在队伍的最后。

人为什么长大?为了圆一个童年的梦。有多少梦想胎死在起点,还未出发,便告终结?我突然冒起一个念头,要循着夫子的脚步,重新丈量一次理想与现实的路程。

做一次人生的长征,或许需要的不是准备,而是勇气。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向来讨厌繁文缛节,对很多仪式不感冒,甚至可以说对大多数都反感。过生日也属于一种仪式,几乎没怎么把它当过一回事。 ...
    吕艳朋阅读 3,7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