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刷微博的时候,看到我喜欢的一位博主提交了博士研究生申请资料,当时我就想就知道你会继续读博的,因为她这么一个爱读书不爱社交的女孩,就算是为了多读几年书也会继续呆在学校的。
关注这位博主的时候我就翻遍了她的所有微博,基本每天都是当天所读的书的摘抄和感悟,坚持了几年了。有一条微博是她看完画展时发的,说她没想到一个在偏远小县城出生的女孩有一天能在北京的画廊和朋友一起谈论画。
她研究生时选择了跨专业,哲学,这在外人看来无比艰难的考试,她却高分一次通过,并且师从一位很厉害的老师。网友们问她考试秘笈,她有一句话说的是,因为之前读过相关书籍,并且是大量书籍加反复读。
脑海中有大量知识又努力的人,怎么会不成功了。考上研究生以后,她基本没有一天不在读书的,光去年就读了四百多半书。你以为她读书这么快、这么多,应该是重量不重质吧,但偏偏每本书她都有写感悟。
看着她因为爱好读书,进而大量读书,然后一步步追求自己想要的。我想,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这让我想到了《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作者珍妮特·温特森。
在看过了她的自传《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以后,我更加坚信,多读书,疯狂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温特森出生后几周就被生母“抛弃”了。领养她的养母是一位浮夸的抑郁症患者,经常做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脾气也反复无常。养父更是一位不言不语从不反抗母亲的人。
温特森儿时经常被养母整夜锁在门外,养父夜班下班就开门让她进去,但什么也不说。她说,她从不相信她的父母爱她。学生时代的温特森也不是讨人喜爱的孩子,又因为常去教堂也没有什么好朋友。
所以,温特森的青春时代是寂寞的,孤独的,无所属的,唯一想法就是“我只是想走出去。”
她走出去,借助什么呢?是书,“我置身其中,以保安全”。她生活的地方公共图书馆藏书丰富,有所有的英国文学名著。她不知道该读什么、照什么顺序读,就按作者姓氏字母书序开始读。
在她看来“书是一个家。书里还有温暖,有壁炉。我手捧一本书坐下,便暖和了。”“书是一张载你飞往他方的魔毯。一本书是一扇门。你打开它。你踏出去。”
温特森放学后打工赚的钱就拿去买书,偷带回家,藏在床垫下,床垫下一层可以铺七十二本书。一层一层的,直到她躺在床上离天花板更近,被母亲发现了(因为她目前不允许她读书)。书一本本被扔出窗外,被火点燃。
“焚书”事件让温特森了解到“只有内心的东西才是安全的。”她开始背书。并且让她下了一个决心“我可以自己写书。”因为“我比其他人读过更多文字,多的多,我深知文字如何发生作用。”
是的。她做到了。她16岁带着一张万能牌——书,离开了家。她决定申请牛津大学。被录取了。但是她被导师嘲笑,也不会得到导师的指导。没关系,她自学。她跟朋友们成立阅读小组,热情地阅读、思考、认知、讨论。
《橘子》出版时,温特森25岁。她做到了她说的“我可以自己写书。”
有人会说,我现在开始读书已经晚了。人生就是这样了,就算现在开始读书也改变不了什么了。我要说,会有改变,只要你开始读,坚持读,就一定会对你的人生有影响,那么这点影响不是改变么。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说有两部书是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他的行囊里,并推荐给那位青年诗人。说“一个世界将要展现在你的面前,一个世界的幸福、丰富、不可捉摸的伟大。请你在这两本书里体验一些时,学你以为值得学的事物,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爱它们。”
这难道不是任何一本经典之书带给我们的感受么。我每打开一本书之前是无比的好奇与激动,因为不知道将要在我的面前展开的是怎样的世界;我会看到怎样的故事;体会何种的人生。
一本书,读过,感受过,肯定会在你的脑海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像里尔克说的“这种爱将为你得到千千万万的回报,并且,无论你的生活取怎样的途径,我确信它将穿过你的成长的丝纶,在你一切经验、失望与欢悦的线索中成为最重要的一条。”
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一有休息时间,有的人选择下了班去逛街,有的人选择躺在床上刷抖音,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干了什么一晚上就过去了。但是,有的人却选择读书、写作,或者做跟自己兴趣相关的,比如手工类、画画。
不批判他人的生活方式,只是想说,可以自己比较一下以上的生活方式,几年下去,哪类生活方式最有利身心健康,哪类更利于个人的成长。
我每次读书时,总是喜欢把作者自己的读书感受重点标注下,然后摘抄下来,制作成书签来激励我读书。
如亨利·米勒“我读书,是为了忘记自我,沉醉其中。我总是在寻找可以让我灵魂出窍的作家。”
如博尔赫斯“我总是把乐园想象为一座图书馆,而不是一座花园。”
如库尔特·冯内古特“阅读和写作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营养的冥想方式。”
如辛波斯卡“我很老派,我认为阅读是人类迄今发明的最荣耀的事。”
看了这么多作家、诗人写的阅读感受,难道你不想体会一下吗?
从今天开始,每日一问“今天我读书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