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元曲不及唐诗宋词的辉煌,不受后人的青睐喜爱,究其原因,一是元曲数量不多,流传下来的更少,没有唐诗宋词那么多的名家名篇;二是人们普遍认为元曲鄙俗,不足以登大雅之堂。所以,其影响力自然不如唐诗宋词。
其实,元曲也有其光彩之处,诗词的传情达意是重含蓄,多委婉曲折;而元曲则重本色,多直露浅白,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以,唐诗、宋词、元曲仍是中国韵文的三个高峰。
只是元曲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劣势:没有译文。唐诗宋词都有译文,也就好理解学习。为此,我将手头的一本元曲给增添译文进去,尽管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当年的初中语文课本上也只学习过“卖炭翁”、“黔之驴”、“菖刿论战”、“叶公好龙”、“塞翁失马”等几篇文言文,那时理解也甚微。对文言文的翻译有一定难度,那就尽力处身元曲作者的历史年代、社会环境、个人心境,努力成为作者本人去想象、叙事。
图书馆里有好几个版本的元曲,若所有版本的元曲都添加进译文,再出版发行,人们阅读起来会更加流畅,也能很好地领会元曲的精髓!
笔译元曲者:皓月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