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说到这句话,还是听到这句话,我都会很快将它和一个人联系起来。这个人便是我的父亲。
父亲去世有十年零七个月了。每次想起他,往事都会历历在目,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不由得升起满腹的心酸。
但这不应该是篇悲悲切切的文章。
锦上添花是人之常情,雪中送炭却是稀有的真情,没有真正的善心与慈悲很难做到。因此,这世上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
这个晚上,因为听到一句雪中送炭的话语,我便实实在在想起了父亲。
在你三四十岁的时候,家里人口已经不少。你和母亲,还有爷爷奶奶,还有我们姊妹三个,这七口之家,在这个不到一千口人的小村庄是很少的。因为其他的家庭,都是儿子结婚后,便和父母分了家另过。而你没有,你和母亲结婚后,甚至有了我们兄妹三人后,依然和爷爷奶奶,也就是你的父亲母亲生活在一起。
那是个大家庭。在那个年代,连吃饱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吃到小麦面的馒头了。
当然,关于你的很多点滴,都是母亲在满怀深情的怀念你时说给我听的。
那时候,家家生活都很艰难,比起舅舅家,咱们家还能好过一点,因为你是生产队队长,好歹还有多一点的工分,能分到多一点的粮食。舅舅家比我们家人还多,表哥表姐表弟五个孩子,还有外婆,还有未成家的小舅,九口之家,更是很难吃饱。
你经常把我们家的粮食分出来一大半,给舅舅家送去,为这,奶奶成天坐在炕上骂。
五十多岁的时候,在乡亲们的支持下,你在家里开了诊所。尽管你每次看病收的钱很少,但我们家生活比以前能好点。
小舅的三个孩子那时候上初中的上初中,上高中的上高中,上中专的上中专。都是正花钱的时候。小舅家的十亩果园的一年收入,都不够孩子们的花费。每次到开学时候,你让母亲给小舅拿一千两千的送去。
在你离去多年以后,母亲是这样跟我说的,你爸那时候就跟我说,你把钱给娃(我小舅)拿去,咱不要娃还了,这是我没有钱,如果有钱就多给娃拿些钱。
你可知道,多年以后的现在,母亲每每说起此事,就会哽咽流泪。
后来,舅舅们都情况好了,有很多原来不走动的亲戚都去舅舅家里,可唯独你再也不去舅舅家了。也因此,舅舅们经常念叨你,经常捎话让你去他们家。你只是淡淡地笑笑说,人上了年纪,就不爱出门了。
还有我结婚的时候,你和母亲都没有参加我的婚礼。印象中,在我七年的婚姻里,你只是来了一次。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相对于我们家,是繁花似锦的生活。
回忆是具有蔓延性的。文字写到这里,过去的点点滴滴,如无数长了触角的根须,伸展至记忆深处的各个角落,思念便没有了边际。
怪不得,凌晨时分,梦到了你。
——谨以此文字,纪念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