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才能“拥有”

Osho说我们真正拥有的东西是我们能给出去的东西,如果不能自由地给予,那么我们就不是真正拥有这些东西,无论是爱还是金钱。

“You become rich by giving. In fact you possess only that which you can give. If you cannot give, you simply believe that you possess. You don’t possess it; you are not a master. If you can not give your money, then you are not the master of it. Then the money is the master. If you can give it, then certainly you are the master. You are the possessor only of that which you can give. The moment you give, in that very moment you have become a possessor, enriched. Giving enriches you.

我们似乎只要求得到别人的爱,只是要求为了得到而去摄取,这是不可能真正得到爱的;而在我们给予别人爱时,我们同时也会获得爱,不是来自他人或者外在的,而是自己内在所产生的。在我们给予他人爱时,我们内在就会充满爱,因为我们只能给予我们自身所拥有的。金钱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吝啬到不愿给予一点金钱,那么我们即使账户里有大额数字,我们也并没有真正拥有它,反而是被它所掌控的。只是我们能够给出去,我们才是真正拥有了。

这说得是真对。我从未从这个层面去考虑过“拥有”。在理论上我明白只有分享才能有回报,而这也是站在希望有回报的立场上去狡猾地使用这个技巧,但我却没有真正领会这个“给予才能收回”背后隐藏的真理。

你能真正拥有的仅仅是你能给出去的东西,无论是爱还是金钱。

关于爱,这真的是当头一棒的警言。我们都以为只有从他人那里获得到爱,因此都要求别人的爱,或者自己先付出爱,以收获他人的爱。但这都不是真理。其实无论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自己内心就可以富足,即使是爱。当我们愿意给予他人自己真心的爱意和关怀时,其实我们内在就产生了能够富足自己的爱意和关怀,而他人究竟会怎样回报自己的爱意和关怀,这还是次要的,也不是我们需要在意的,因为我们自己就产生了足够的爱,对他人的爱,还有对自己的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现代的年轻人老是高喊着要先爱自己,要好好爱自己,好像先爱了别人就不能给自己爱似的,其实这也是另一个极端而已。只爱自己,如果内心没有爱的生成,那怎样真正意义上地爱自己?要真正拥有爱,那必须是能给予出去的爱才是自己真正拥有的爱。因此,怎么能先爱自己?如果不给予他人爱,如何自己能有足够的爱去爱自己呢?这确实是看起来有点自相矛盾的逻辑,但是只要是相信“只有能给出去的才真正拥有”这个大前提,那么一切都那么清晰。

难怪那些先哲也好、耶稣也好,都是让人去爱世人,爱邻居,爱敌人,因为表面上看似乎是牺牲自己而去爱他人,其实他们懂得只要自己有能力去爱他人,自己才真的有能去爱自己。爱自己和爱他人并不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如果要有先后次序,那必须是爱他人——给予爱,这是先,然后才是爱自己——爱意充足内心而爱自己的结果。 这点为什么那些先哲们圣人们不说清楚,而只是教条似地教导世人要爱他人呢?儒家思想也是一样的,所谓的尊老爱幼,都是从自己去给予他人,也不必说只有给予了尊敬和爱护,自己才能充满尊敬和爱护,对自己的,内生的,一旦自己内在自足了,那么其实别人如何去回应自己给出去的爱和敬意,就和自己无多大关系了。如果对方同样回应了爱和敬意,那当然更加两情相悦而愉快;但如果对方不积极回应,那也没有关系,反正自己并不缺爱和敬意,不差。 因此也就不会对他人的回应感到欣喜若狂或者愤怒委屈了,扩大来说,就是外境影响不了我们内在,即宠辱不惊这个境界,无论外界如何称赞自己,自己也不会自满自大,无论外界如何诋毁自己,自己也不会惊恐担忧委屈,因为自己内在自足了。

这么说来,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是自己心里围起了铜墙铁壁来隔断和阻挡外在的赞誉,而是因为自己有能力给予爱与敬意,给予了对这个世界的平和与宽容,给予了世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内心就充满了爱与敬意,平和与宽容,理解和尊重,那么自然外界无论如何宠辱自己,自己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都很快就恢复了。大家普遍认为那些内心强大的人是自己闭门造车,通过修身学习和自我提升而达到的,其实是通过给予而达到的。

这就可以理解那些真心为他人奉献的人为什么能那么快乐,因为他们对别人给予和付出的爱,让他们自己内心充满了爱,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怎么会不快乐呢?同样做善事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喜悦,这也是一样的。因为做善事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爱和善,当自己给予出去的一刻,自己内心就充满着爱和善,一个满怀爱与善的人怎么会不喜悦呢?在我做出好事,或许给予乞丐一些钱,或许帮助了他人时,我心里也是很柔软和富足的,因为我给予了,所以我内心富足了。 

如此真理,为何没有更多人从这个阐明?或许这些真理也是需要个人体会觉悟后才能深深理解和把握的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bandon, desert, forsake, leave, give up abandon :强调永远或完全...
    sunxiaohang阅读 7,353评论 0 3
  • 罗摩克里希那 三摩地经验 摘自《室利 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 集会结束,奉献者在庙宇花园闲逛。M直接向Panchav...
    禅与意曹阅读 4,999评论 0 0
  • 专四词语辨析大全 有很多辨析是平常找不到的~ 用Word文档打的话 至少50页 近义词辨析 abandon, de...
    流离本寂阅读 5,540评论 0 2
  • 无心剑按:翻译《飞鸟集》,灌注了我的热情。一向喜欢泰戈尔的作品,而翻译需要字斟句酌,因此,想借此机会,更深地体味他...
    无心剑阅读 10,537评论 12 4
  • 我的图书馆 留言交流 2000个最常用的英语单词 2016-05-15酴羰骀璺 2000个最常用的英语单词 (英语...
    Mr_Wang92阅读 3,9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