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次想提笔写PS写不下去,又跑到楼顶去吹风。时光荏苒,在楼顶上看到其他人的概率越来越大。大概是所有人都是越长大越容易一个人吧。
时常在想为什么会害怕,总是找不到来源。想起上次问学长,学长说我需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来是因为太多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在干扰。一瞬间就特别怀念十四五岁那种年少时光不顾一切的疯狂。
那个时候的我是什么样的?敢爱敢恨,喜欢就恨不得告诉全世界,讨厌就从不掩饰深入骨髓的讨厌。现在在学着和以前一样。只是懒得在不感兴趣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所以很难再讨厌一个人。从不吝啬表达好感和善意,也从不害怕面对和表达自己,却再难和别人亲近。
最近觉得是自己在足够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的世界观足够复杂,复杂到足够给自己带来了虚假的安全感,让我不觉得那么孤独,又在一点一点加重我的孤独。申请季逼着我面对一个很残酷的问题:如果这种虚假的安全感被击破,我还剩下什么?我没有答案。
和以前的孤独感不同。以前的孤独感是一种带着希望的绝望,绝望下隐藏着激烈,是一种与世界没有连接的感觉。现在的孤独,是一种平静的绝望。尝试过以后,大概是接受了一个残忍的现实:我确实就如我一直以来担心的那么无趣。以及我终于读懂了自己的无趣是什么。大概知道问题在哪里,觉得问题没有那么可怕,就不那么害怕了。
因此还会去做很多尝试吧。去做所有人觉得不是我会做出来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能找到答案。如果我知道了,我会去告诉更多人,因为我曾经那么渴望有人可以在我迷茫的时候告诉我应该怎么办。
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恐惧感比知道来源的恐惧感要可怕地多。后者我们叫做恐惧,而前者我们叫做焦虑。一方面,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被赞许、被需要,一方面,害怕被忽视、被误解、被批评、被抛弃。很多恐惧感是无名的,不知道起源于哪里,不知道如何被潜意识推理到现在,不知道如何面对。
开始理解这种恐惧来源于完美主义倾向的本能,是一种觉得应该全知全能的自恋。而现实总是会让我们发现我们没有那么好。完美主义的本能容易让人只关注0和1的差别,而忘记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接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好,所以自己其实没有那么糟糕,所以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
自己哪有那么被别人关注。想表达就表达好了,想了解的人自然会看,不想了解的人并不会在意。努力和这个世界对话,可能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治疗焦虑的过程经常需要暴露恐惧感修正认知。其实告诉这个世界我很恐惧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大部分人不会在意,在意的人会经常觉得原来他和我一样而产生共鸣。
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对这种恐惧感并不容易。大部分人并不需要一辈子面对他们。有些人,比如我,因为基因和价值观,必须要在很早很早开始就面对这种恐惧。太多太多被推向风险和压力的博士生们和创业者们也被迫面临,所以这两个群体的焦虑也很严重。这是残酷的命运选择,也是难得的机会,所有东西都是双刃剑。
怎么跳出这个陷阱,我没有答案。我还记得我上次跳出孤独感,是因为被暴露在突然加深的孤独感下,开始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弱,自己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到可以一个人面对,不需要再依靠一段亲密关系。于是这种孤独感就自然退场了。
所以我在想,我现在面临的恐惧、孤独、空虚,可能是同源的。源头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大概知道是什么样子。不过悲伤的是敌人更强大。潜意识还是会藏着很多很多东西,而且越来越狡猾,隐藏地越来越深。
所以如果人害怕被看穿,那么人本质上是安全的,因为自己的潜意识连自己都不懂。可是也会担心会不会当局者迷。想来也不一定,任何人都只能了解自己的一面,很难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所以心里其实还是害怕的。也害怕暴露出来的时候被否定。也确实收到很多否定。反而是面对这些否定,自己的自我保护机制才能被唤醒,自己和自己才能统一战线说,我做的没有错。
可是即使是害怕我也要面对。因为我追求与众不同的更好。我想做一个真实的人,而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面对自己内心恐惧的勇气,也需要坚持到底的执着。在真正面临这些我已经有准备的问题面前,我其实是不焦虑的。
所以说,这场漫长的自我拯救的本质,不仅仅是了解自己,也是了解这整个世界。带着这个问题去寻找答案,我觉得我没错,我也相信我自己不会做错或者做错了无法挽回。我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不可能不犯错,可是也不意味着错误都是我的。
理性这个东西真的是太有用了。其实自己的追求没有错的。自己的专业给自己带来了理性。只是这个世界的理性有千千万万个维度,不能局限在现在的眼界里。既然困惑,就说明自己还没有找到答案,所以需要继续去尝试。我准备好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