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房车出行,一直是我朋友的想法。他曾因工作要求,活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也同样因为工作性质,丧失了对明天的期待。他计划出行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遇到了合适的合伙人,共同开启了房车之旅。
那个合伙人不是我。
当时的合伙人是一位文艺的青年,脑中盘旋着大千世界,足下亦踏过海北江南。他殷切地记录着生活,诚挚感激着生命,用无数美好的品质感动着我的朋友。
然后他们分开了。
借用朋友的原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自诩是一个相当将军的好士兵。
房车出行,对于在社会染缸中浸润许久的朋友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放飞心灵之旅,更是关乎人生下半段的事业转型。为此他投入颇多,期待着一定的回报;合伙人则更倾向于在路途中充盈自己的内心世界。形象地说,同一座青山伫立在眼前,秀才可以停驻不前挥毫泼墨,感慨造化钟神秀;当兵的却总想着占山为王,尽快掠夺资源好继续接下来的路。难以争论谁对谁错,到头来只能遗憾,道不同,不相为谋。
于是他们分开了。
于是朋友回家了。
二十多岁的我们,距离父母的六十大寿,好像还隔着一房两人三餐四季,总归有些许的时间宽慰自己。我的朋友,却在和我们一样为自己挣扎的年龄,迎来了父亲的古稀。
回到家,看着身体尚且硬朗的父母,四望为家庭奔忙的兄姐,心一横,去他的回报,去他的转型,干脆趁着自己有老没小,青春正好,带一辈子没享受过旅游的父母,开着自家房车,悠悠闲闲,去体验祖国的大好河山。
无奈母亲晕车,只有老父同行。
恰逢家中亲姐在忙,把两岁的小孩托付给朋友代为照料。车上就这么莫名其妙又合情合理地凑齐了以姥爷、舅舅、外甥排辈的祖孙三代。
Part 2
决定好再次出行后,我问朋友怕不怕。
毕竟曾激情澎湃地失败过,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对朋友造成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怎么有勇气再出去,万一再失败,或许连重来的机会都没有了。
朋友没有笑,用无比真诚的声音回答说,意义不一样。
带家人出去,圆老爸一个梦,不是用区区金钱能衡量的事情。况且他这次出行,也没有完全放弃之前所想。他要做房车旅行自媒体,带着老爸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走遍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
“为什么想去走民族?”
“我本来就喜欢少数民族,他们的那些文化和风俗,真是越了解越有趣。我原来因为工作经常去云南贵州,少数民族们住的村子里,村子的安详,住在那里人们的淳朴,都特别让我感动。我想让我爸、让别人也都能了解。”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当兵的的眼中闪出了真实憧憬的光芒,这是秀才留下的印记。
朋友在车身贴下一句话“你主动点,我们就有故事”。这句话特别大理,他的第一站也从大理开始。
朋友在今日头条的名字叫“觅族”,寻觅一族,除去少数民族外,旅行路上也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徒步一族、骑行一族、蜗居一族……遇到某些人,发生某些事,而我有幸,帮他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一些视频外的故事。
故事已经在路上,酒,你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