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自少年时代起就喜欢“捡破烂”搞收藏,手边的宝贝总是很多。
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个人环境的变迁。每隔五年左右,使三毛的收藏大量流失,痛心不已。时机成熟时,三毛便请了她的好友摄影师吴洪铭将这些宝贝拍摄下来。
三毛边拍摄边向吴洪铭等人讲述每一件宝贝的因缘故事。每一样东西来历的背后,都躲藏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在场的朋友们便恳切地对她说,既然每一件宝贝都有它的因缘故事,为什么不再写出来呢?
三毛想了想:借着一件一件物品,写出背后的动人故事,也是另一种的保存方式。这么一来,东西不再只是物质基础,它们,加入了人悲喜以及生活的轨迹,是一种文物了。
于是,三毛就写下《我的宝贝》,在《俏》杂志以及《皇冠》杂志上连续刊登一年多。
起初,三毛对于这本书不抱很大期望,感觉就是当今所说的“啐啐念”,难以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
世事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由于图片和故事同步刊登,读者们把《我的宝贝》当成一本“床边故事”,看一幅图片,听一个故事,然后愉快地安眠。
随后,觉得不错的读者们把这本书当成礼物去送给好朋友,因为“送的不止是故事,同时也送一堆破铜烂铁的所谓宝贝。”《我的宝贝》就这样走俏了。
三毛对每件宝贝的来龙去脉的讲述,非常朴实平稳,也只有“阅尽千帆终执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才能如此从容。正如她说:
“起初,对于宝贝的流失,尚有些伤感。而今,物换星移,人海沧桑早已成为习惯,对于失去的种种,都视为当然,不会再难过了。”
朴实而感人的故事,足以证明故事的入情入理与深刻。按物索骥,可以从宝贝中看出三毛的家庭状况,她的成长轨迹,她的性格,她的爱好,她的情操,她的“三观”,她与荷西的生活与爱情,她热爱生活的姿态……
三毛说,小时候,三毛去捡那些“破烂”,常被人误解为神经病患者,甚至告发到她父母亲那里,但她的父母亲总是非常包容,理解三毛,支持三毛,爱护三毛。
在印度孟买淘到的一幅挂毡,被一群日本妇女误以为是她这个“小偷”“偷”得,一路上遭到白眼鄙视。
为了恶犬嘴下的一个破碗,三毛买一个新碗,在室外的烈日下苦等几个小时,等恶犬放松警惕了,悄悄换下心仪的狗碗。
从台湾古董店里买来的一条桃红色的古裙,就像红楼梦里“林妹妹”穿的那种裙子,她把这条裙子穿到欧洲的大街上时,总有人问裙子的做工,哪里买的。她笑着回答:“这是中国一位姓林的小姐送的,不好买哦!”
总之,获取这些宝贝的过程有惊险,有趣味;有艰辛,有欢乐;有曲折,有顺利;有沧桑,有良善;有意料之外,也有情理之中。
诸多宝贝中,那一对亚当和夏娃最有意思了。吵架的时候,荷西把它们背靠着背;和好的时候,就贴着,面对面。这个游戏成了他们夫妻俩不讲话时的谜语。有一天,三毛发觉荷西把那个“她的代表”,头朝上向天仰着,三毛一气,把“他”也向天躺着,变成脚对脚。没过几天再去看时,两个人都趴在那里。
本来没有什么道理的两个小人,因为荷西的深具幽默感,成了他们家中最有趣的玩具。
荷西送给三毛结婚的礼物尤其特殊,是惊悚。结婚的时候,三毛和荷西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床架,没有衣柜,没有瓦斯,没有家具,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甚而没有一件新娘的嫁衣和一朵鲜花。
荷西为结婚礼物煞费心机,在进入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的前一刻还在茫茫沙漠里寻找结婚礼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礼物寻到。但令三毛万万想不到的是,荷西送给她竟然是一副完整的白森森的骆驼头骨,说多吓人有多吓人,可是三毛真心实意地爱上它,并不是做假去取悦那个新郎。
三毛说:“这副头骨,就是死,也不给人的,就请它陪着我,在奔向彼岸的时候,一同去赴一个久等的约会吧。”冥冥之中,似乎她知道了她与荷西的一些未来。
书中所述的宝贝有86件,在此不一一累述,读者看了自有趣味。但那些宝贝许多是平凡的收藏,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在价格上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在数量上也抵不过任何一间普通的古董店。可是作者深深地爱着它们,因为收藏的这些宝贝,既源出于对于美的欣赏,也丰富了三毛的家居生活的悦目与舒适。
三毛其实是在用这些宝贝来告诉我们,生活纵有不如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随遇而安。收藏这些宝贝便是她态度的诠释,不在于要有许多金钱,只要心中有爱,平凡之物,也能成为宝贝。
但三毛也同时告诉我们物质与精神之间存在的关系哲理以及期待。因为,拥有的这些宝贝终究不可能永远是我的你的——即使陪葬也不可能与人的躯体同化,就算同化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人是必死的,东西可以传下去,那么,接着这份缘的人,如果知道这些东西的来历——由她开始写的,不是收藏得更有趣些了吗?如果接缘的人再写下去,那不是更好玩。终有一天,后世的人惊见古迹斑斓,他们会不会再藏下去呢?
我想,后世的人惊见到这些宝贝肯定是会再藏下去的,甚至每一个人,都会像三毛那样,把身边的宝贝拍照并记录下来,订成一本书。于是,数百年后,旧书摊上可能会出现不计其数的有趣的《物谱》。
既然如此,快,就怀着欢欢喜喜的心情,拿起笔,配着照片,开始写你的宝贝的故事吧。就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