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馨主题”征文第二期——双人合写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大家都知道,此次阿尔法星探测任务,事关我东国能否抢先西国一步,争夺银河系外星球的有利资源条件和战略地位。因此,我们选派了经验最丰富的飞船设计师、素质最过硬的宇航员,来执行本次新一代光速载人飞船的首飞任务。这次任务,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新闻发布会上,东国航天发射中心首长程东风,正在镜头前慷慨陈词。
掌声雷动中,程东风满面红光地走下台,心中盘算着一个月后,汇聚全国最尖端科技力量的“星途一号”飞船,将在这里叩问九霄。而且十几年后,阿尔法星广袤的表面上,东国国旗必将高高飘扬,数不胜数的珍贵资源,将通过一艘艘光速飞船运回东国。彼时的东国,定是世界上实力最雄厚的国家。
一声“程总”,将他梦想的美好蓝图打断。光速载人飞船的总设计师周钧,正焦急地等候在他办公室门口。一见周钧,程东风脸上显出几分扫兴与不耐烦,他能猜到周钧是为何事而来,因为早在新闻发布会前,他们就因这件事,一次又一次吵得不可开交。
“我是飞船的总设计师,我要为自己的产品负责,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与东国的荣誉、利益负责。”周钧激动地挥舞双手,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他双眉紧锁,呼吸声沉重急促,全然不顾及面前的领导。
程东风不慌不忙地打开厂房监控,这个大家伙正安安静静地卧在塔架上,外表漆成银灰色,每一个部件都制造精良,“星途一号”四个大字,与东国国旗相得益彰。它已经完成了装配,正在进行第三轮测试。但测试结果,显然不乐观。
“我说过很多遍,飞船现在还不够成熟,种种测试表明,现在执行这次任务,存在很大风险。我们还需要时间,不能急躁冒进!”
“急躁冒进?周钧,我们没有时间了。在这个型号上,我们投入了太多时间精力金钱,这场外星资源争夺战,我们没有回头路。现在眼看着西国的飞船完成测试,我们若不能在它之前抵达,所有努力就白费了!”
“可是这关乎航天员的性命,以现在的情况看,它可能根本无法到达阿尔法星。”
“可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你放心吧,这次我们选派了最优秀的航天员,承担风险、迎接挑战都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训练与安全保障我们来负责。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这最后几天,将飞行风险降到最低,少说些什么可能失败的晦气话。”
程东风摇着转椅,转过身去望着监控屏幕,不再看周钧一眼。周钧只好长叹一声,默默退出了领导办公室。
二
三十世纪,过度的工业化生产,已经几乎耗尽了地球上所有资源。许多国家因此走向毁灭,唯有以东国和西国为首的几个航天大国,将贪婪的目光投向太空。短短几十年,近地星球的资源被风卷残云般掠夺殆尽,以月球为例,早在百年前就成为了氦三生产工厂,为地球提供了超过90%的发电燃料。
但近地星球资源种类单一,系外星球又过于遥远,动辄几千几万光年的路途,人类只好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研究如何突破光速,向更远的深空求救。
东国与西国,正是率先取得突破的两个国家,这也奠定了“两强对立”的格局。西国采用“弹弓式”加速技术,耗时十余年在太阳系某行星上建造了一个巨型弹射台,在飞船进入行星引力场后给予其动能,使之获得极大逃逸速度,穿越“虫洞”直接进入银河系外星系。
但这样的设计,要求极高的轨道控制精度,且进入外星系后运行周期较长,还无法从目标星球自主返回,航天员只能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救援。
相比之下,东国决定“自力更生”。他们设法通过离心运动,突破光速边界值,就能从任意位置穿越时空缝隙,将飞船和航天员直接送入外星系。这一过程比起穿越虚无缥缈的“虫洞”,时间更短,风险更可控,理论成功率更高。
但再先进的发动机,也只能无限接近光速,最后的跃迁,要靠意念实现。“星途一号”光速飞船的最大亮点,就是这个休眠仓。它能产生巨大的离心力,将航天员的灵魂与肉体分离。肉体留在飞船中,在原轨道上停泊,轨道舱则与飞船分离,借助离心产生的巨大逃逸脉冲,突破光速,载着航天员的灵魂直接进入“虫洞”另一端的外星系。
完成探测后,轨道舱在光速临界值处减速,以相似的方式返回至停泊轨道,与飞船对接。航天员的肉体与灵魂,在休眠仓中完成聚合。三十世纪,这一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研究表明不会给航天员留下任何后遗症。航天员返回后,只需经过几个月调整,就能恢复到与常人无异。
“关于这个任务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航天员训练中心某会议室内,程东风尽量长话短说,但还是用了足足半小时,才向训练中心的领导和两位航天员,阐明了本次任务情况。
林嘉和马洛可,两位东国航天领域的“天之骄子”,正若有所思地坐在宽大的会议桌前。他们一个低头摆弄着手指,一个胡乱翻看着材料,随着程东风的话音落下,拉着厚重窗帘的会议室,一下子寂静无声,气氛凝结到了冰点。
是的,本次“星途一号”光速载人飞船的航天员,将从两个人当中决出。
林嘉和马洛可,可是老搭档了。两人是同一批入选航天员集训队的,共同执行过几次飞行任务,虽然考核时也常争先恐后,但他们从不将对方视为对手,反倒亲密无间,常常互相调侃打趣。
“马洛可,这次任务选拔,你的成绩可是第一名。按理说,这次光荣的首飞任务,就交由你来执行了。”程东风笑着同马洛可握手,“但是,这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任务周期很长。我听说你的女儿刚刚出生,呵呵,等你返回地球,可能外孙女都出生啦。”
马洛可脸色有些难看,沉默了许久,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接下话题:“或许吧。”
林嘉暗暗腹诽着领导哪壶不开提哪壶,他知道马洛可面临的压力与抉择。“星途一号”飞船的建造部门,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来了。传闻说新飞船在最后的验证阶段,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漏洞与难题,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装配,每一个环节都几乎要推倒重来,科技人员正加紧进行技术攻关,忙得焦头烂额。
但又有消息称,新飞船已顺利通过了质量审查,已经准备加注燃料、择机发射了。但多年的航天员从业经历,使他和马洛可都心知肚明,新飞船设计和建造时间的压缩,必会导致测试和验证效果打折扣,在任务风险方面,绝不亚于一千年前人类的首次载人飞行。
“至于林嘉,你是东国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航天员,由你作为马洛可的备份。当然这次任务非同寻常,我们不仅考虑了你们的技术、经验,也充分考虑了年龄、家庭等因素,你们两位再商量一下,有什么难处及时告知我,我会尽己所能为你们了却后顾之忧。”
程东风说完,拿起会议材料,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办公室。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