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巴。嘴巴就是用来说话的,一个人说话又不能太多。话说多了,言多必失,不仅别人会讨厌你、反感你,有时话多了还会招来”祸端“。这就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吧。这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做人有因就有果。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做人说话应该谨慎。谨防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人要少说多做,沉默是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少说话多做事,才能少些麻烦,少些祸端。做人有一种修养。这种修养叫“少说话,多做事”。
孔子还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是不轻易把话说出口的,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有的人说了再做,有的人做了再说;有的人说了不做,有的人做了也不说。
这就是做人的区别,孔子教诲人们:古人是不轻易说话的,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如果说了却没做好,那将多么可耻啊!做人不要牛皮吹得满天飞,最终会落成笑柄了。做人不要做说话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我这个人向来就不随随便便表态说话,说出去的一定要做到的。用事实说话。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少说话,多发财。”意思就是说,做人要多做少说,即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要少发牢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换位思考。如此,才能心态好,才能与世无争,干好自己的事情,只有和气才能生财。人生有种修养:少说话,多做事。只有多做事,才能增长自己的本领,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人知晓了这个道理,并能知行合一,就会受益于人生。
少说话,多做事。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