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事情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坚持下来就有了意义。
我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写的第一篇正式的作文,是《我的父亲》,当时完全凭着感觉来写,没有什么“写人”和“写事”的概念,作文里写了父亲的样子、工作,写了和父亲相关的好多事。我记得当时写的十分流畅,而且以为自己写的很好,但是并没有得到肯定,甚至被认为是没有写作天赋的,当时心理落差很大,写作的兴趣大减。后来反思自己的那篇作文,写了好多事件,但主角都不是父亲,而且情节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性,甚至都没有开头和结尾,就是把能想到的和父亲有关的内容都写在了一起,比如想到了父亲给我买的玩具,我就一直在写自己是怎么玩的。
从这点来讲,这也许是一篇很糟糕的学生作文,但慢慢的,我开始意识到,这篇作文中全是我的快乐,是父亲给我带来的快乐,它完全的表达了我心中的情感,没有任何辞藻的修饰和形式的束缚,对于那篇作文,我也一直是感动的。
严格的讲,文章的“好坏”之分是存在的,水平有高有低也是一定的,但是对于写东西的人来说,感情的表达是平等的,像喜悦、忧愁、愤恨、激动的这些心理状态都会在文字中寄托出来。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触摸到心里某个细腻的地方,或者思维里某个敏感的地方,长久下来,写东西便有了意义,可以很好的触摸到自己的情绪,可以在表达自己的感情中更好的认知自我,可以在写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己的思考,或者还有更多。写的如何便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在于坚持去写、去发现。
上学的时候有一阵子在文化学校做兼职作文教师,陪着我的是十多个可爱的小学生。读他们写的东西,我第一次感觉到文字最单纯直白的力量,我只是给他们改错别字,很少修改病句,因为我知道,虽然我读了好几遍才明白他们写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他们来讲,写的什么,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而且我也不想破坏他们这种自由无拘的表达。小孩子的文章,一旦用心在写,是特别让人感动的。
学会句子通畅、段落清楚、条理清晰,这些都只是时间的问题,而真挚的表达却会融入自己的心里,时不时的绽放出来。鼓励孩子们写文章的更大意义也许不在于打下什么良好的写作基础,而在于多年以后自己重新读看时,那种涌自心底的回味。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那时强迫自己每天最少要写500字,有时无得可写,就在日记本上聒噪,而过很长时间翻开日记本的时候,简直想把它撕掉,实在没有什么含量可言,大多是在凑字,给自己心里安慰:我能坚持每天写东西。这样形式化的写东西非但不会让我们在思考中成长,反而在一段时间后会让大脑有更加的空洞无力,字数不重要,重要的是认真在想、在写。
如果真的不知道写些什么,那就一直想,直到能总结成文字,然后写下来。哪怕只是一句话,最起码,这一句话,是来自心里的声音。坚持这样写,便是坚持与自己对话。
前些日子,大学室友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以原创写作为主,大学毕业后很少见面,在她的文字里我总能看到那熟悉阳光的笑容,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便有一种默契,是一种彼此相知的感觉。时隔两年,通过文字,我能感到她的变化,那文笔间淡淡的惬意似乎让我感觉她就在我的身边,未曾离开。文字真的是有感情的,在生活和自我的变化中,文字也在随着我们变化,体贴、真挚,与我们共处共知。
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媒体传播速度也很快,阅读对我们来讲,好像太过容易,容易到一部手机就能浏览身边或远处的大事小情,能不用到书店就能看到新出的图书,这样方便,对于书的阅读量还是不容乐观,那么对于写呢?现在哪个作家出了本好书、哪个作者写了篇很深刻的文章都会成为一时的话题,确实,这些都是应该鼓励传播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写东西和阅读都是同等重要的,同样值得去鼓励。
书写是与自己的灵魂在对话,拿起笔来写在纸上是更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