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个城市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那么,上海,应该是娄烨导演的《苏州河》,又执着又凄美,对于人生,对于爱情,你总是有很多疑问,可是谁也不能给你一个答案。时常想起剧中周迅年轻稚嫩的声音:
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邻近上海的苏州,《游园惊梦》再适合不过了吧,多的是婉转柔情,多的是欲语还休,是古典而有韧性的气质,纵然悲伤,也不会号啕,脸上落着泪,像园子里的芭蕉,晾着雨季的诗情;北京,像《颐和园》,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像《老炮儿》又像《霸王别姬》,即使小爱情也充斥着时代的情怀,要多辉煌就多辉煌,要多细腻也就有多细腻;关于香港,那个最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太多电影可以代表这个城市。也有一些城市,因为电影而红火了起来,譬如《情书》的拍摄地日本小樽,还有就是今天要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座城市,也是一部电影。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去social,会避开那些“负能量”的人。谁也没有兴趣知道那个奇怪的人为什么落寞着脸,没完没了的抽烟,不接受别人的搭讪,做那种无聊又不体面的职业,住狭小的单间,甚至因为很小的事情跟别人打架。我们一致觉得,表现出优雅风趣,是对别人的尊重。人们常在不自觉的状态种产生偏见。城市生物参差多态,有人四肢健全,有人行走不便,有人打满鸡血,有人哀怨难过,入骨的悲伤和欢喜都不常见,但它们一样存在,如果曾被响亮的笑声感染,当我们遇见透彻的悲伤,至少应该包容,因为你不知道他曾经历过怎样海啸一般的生活事故。
电影里,男主和朋友们玩到深夜,他去楼上看看正熟睡的妻子和女儿,屋内略有寒冷,他往暖炉内添了柴火便出门去不远处的便利店买东西。但谁曾想到,柴火蔓延,短短十几分钟,他就失去了可爱的子女,原本和睦的一家子只剩下两个无法原谅彼此的父母。大火烧掉那座屋子,也烧掉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从此这个男人,成了所谓的满身都是“负能量”的人。在警局,看见手枪,他疯掉了,他要一枪把自己给毙掉,但是身边的人拦住了他。
可是,生活早已把他杀死了!他的心已破碎,他已经如同行尸走肉。
假如人生突然变故,如何快速养成直面悲伤的能力?没有人愿意去想这样的问题,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来临,哪一个人不是跌跌撞撞?也许很快就把生活日常过的好,也许直到生命尽头,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勉强得了六十分,还是全然满分,心理强大到可以得优,又或者压根走不出来。那些走不出来的人,忍心责怪吗?在苦难面前,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那些劝你走出来的人大概以为放下那些往事就像推开窗看看蔚蓝的天空一样简单吧?!
这种反鸡汤式的表达,算的上本片的一大亮点。它完全不像《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没有人获得救赎,它一点点告诉你,那些走不出来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事情发生后,没有传统式的互相安慰度过难关,而是妻子颇有怨言,甚至说了很重的话,最后离婚再嫁。他们两谁也无法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男主换了城市,也没有重头再来,而是随便找了份工作,性格也变得古怪,他一个人,孤独而落寞地呆在城市里。这种伤痛,渐渐成为一种常态。他也并没有因为主妇的挑逗而产生丝毫的兴奋,他的哥哥用心良苦,让他做自己儿子的监护人,希望能让弟弟重新振作。他虽然努力了,可最终还是“没出息”地离开了。
整部电影表现得真实细腻,它其实很生活化,但却比《蕾切尔的婚礼》好太多,人物性格极为饱满,始终耷着肩,一脸“让我自己待会”的男主;犯着鼻炎,快要被生活打垮的太太,她虽然再嫁,可是失去孩子的事情只要一想起来还是会泪眼滂沱;片中的男孩,也不是一个全然完美的人,他有两个女友,玩乐队,也并不是很成功。几乎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无法直面的悲伤,女孩的妈妈,男孩的妈妈,甚至船上那个说着“我永远不要再见到他”的那个女人。
有时候我们拒绝这样的人,也许是他们照见了我们的内心。早些年看这部电影大概会觉得寡淡无趣,等到越过山丘再回头,却已经不敢看了,它太悲伤了,入了骨血,无法拯救,它像我们的生活,你终会发现一些过来人告诉你的道理都是美妙的谎言,原来所谓的英雄梦想只是百分之五的运气,越来越多的人必须要接受自己的平凡,原来婚姻并不是最稳定的避风港,原来所谓创业除掉在外的风光之外有更多的不眠和焦虑,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不得不接受“我做不到”这件事。
而到了最后,我们都会发现那个最大的谎言:不好的事情都会过去的。
真是对不起,年少经历的事情不仅影响你的性格,几十年后还会左右你的选择,青春结果并没有像故事里写的那样最终彼此都获得了原谅,而你到现在也没有大展鸿图... ...
确实是太丧了,生活已经如此,还要拍出来给我们看,导演真是够狠的,推荐你去看《裁缝》或者《狗镇》,复仇使人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