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略论明心见性》想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我现在这个时候非常不适合谈这个,毕竟刚刚还在被生意上的事情,搅和的心烦意乱;但是,却很想说说,这不算不是机缘啊?

之前,有个长辈常年修佛,给了我很多建议。今天看到这本书(这本书是我我很早之前一个从事家庭教育的老师给的,算是随缘吧)。说是《略论明心见性》的读后感,其实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或是所悟。

我个人最喜欢大学和寺庙。如果去了某地,没有去这两个场所,很是遗憾。这两个地方都给我心静的感觉,虽然也有人说现在的大学今非昔比,现在的寺庙也是商品遍地;不过,我更愿意看到大学里对知识单纯的渴求,也更愿意听到寺庙里那宛如天籁的禅音法乐。我到这里心里舒服。我不拜访知名教授,也不参访修行大师。只是来这里走走,坐坐。进大学,谁也不扰;进庙宇,烧普通香,拜内心佛,无所求。

佛讲究四大皆空。我看,何止四大?其实,佛像、法器、禅师,无一不空。看见他们,无非提醒你将心向佛。他们只是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们都不是佛。供的佛不是,记在心中的也不是。因为佛本无形,皆空。佛只是一个意念。所有能够看到的,都是帮助修行你的意念,其他无甚作用。

众多佛教宗派,独爱禅宗。只是感觉,修佛深浅全在悟性。做一切事,都可悟,就看你的修为和境界了。吃斋、念佛、放生、打坐,等等。我没有拜过师,对其中的仪礼不甚了解。我只是凭着自己的认识,得出自己的结论。《略论明心见性》这本书有一点我认可,所谓的师父,其实是点拨。在你出现迷惑的时候,给你一些引领。至于走的何等高度,还有看自己。毕竟师父的高度,不是你的终点。修行的方式或是法门各有不同,然则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更没有必要争个高低上下。一争,就错了。任何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都不会只强调自己所在的教派,也不会只说只有自己这一种法门。其实,任何事或物,抽象到一定高度,或是说修行到一定境界,都是通的。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我认为人性是修行的底,佛是修行的顶。我们做的就是往高处走走,争取及顶。我认为直指人心,就是直接面对人性;见性成佛,就是说你要是看透人性,参透人性,就是佛。所以,讲人人皆有佛性。不是有没有,而是做不做,更是做不做得到?

我无心按仪礼、章程等修行,只是经常想想,看怎么样能看透人性,参透人性。更无成佛贪念,只想尽力离人性远点儿,离佛性近点儿。

与这本书的缘分就这么多,那就写这些得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 7月的夏天是发生故事的季节。然而没有故事,但愿多些忙碌。我甚是怀念13年的夏天,如今已是...
    墙上的向日葵_阅读 1,748评论 0 0
  • 风吹散云朵微透白光, 现蛰伏一冬的阳, 愈合龟裂枯木的伤。 晴的苍白些,也露出坚强。 暖的清冷些,也是春光。 偶尔...
    草木萦心阅读 3,328评论 3 7
  • 边看边想,以上六条全部占齐。有几条非常严重的困扰自己的生活,也有几条对自己影响不大。 一,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的迷之...
    光影轩阅读 3,982评论 0 0
  • 有女孩从事这一行 美貌似乎永葆 我喜爱的女孩子 她不是我的唯一 她同时还握于别人手上 有女孩从事这一行 她的眼睛明...
    何夫阅读 1,3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