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调啸词 渔父

苏辙调啸词渔父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自号颍滨遗老。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与兄苏轼同及进士第,累官至翰林学士门下侍郎。自绍圣后,以言忤旨,屡遭贬谪,降居许州致仕。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为文以策论见长,工诗,亦能词。有《栾城集》五十卷。词存四首。


鉴赏:《调啸词》是《古调笑》的别体。作者在题下自称“效韦苏州”。韦苏州就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作词:“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这首词在《韦苏州集》中作《调啸词》,而在《全唐诗》作《调笑令》。苏辙此词是仿效其体,然而格式上略有变化。


这首词写江上渔父恬淡闲适的生活。渔父在古诗词中的形象往往是被士大夫化了的,象征的是文人墨客们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这是总写渔父的生活。渔父终日穿行于斜风细雨当中,何其快活!“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这两句则具体描述渔父的生活情景。前句写他的衣着,后句写他钓鱼饮酒的情景。“青蓑黄箬”与“红酒白鱼”对仗,互相映照,暗含着高雅的情趣。以上数句突出的是渔父闲淡自适的形象,对渔父这一生动形象的刻画不禁令我们想到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两首词笔下的渔父形象殊无二致。


“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这是写渔父归家后的另一种生活情景,并上升到对渔父精神层面的叙述:他披着暮色回到家后,吹起了长笛,自我消遣。词人通过对渔父生活及精神状态的描写,使得渔父的形象更为丰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 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高雅悠然,闲淡自适。归隐...
    Silvenli阅读 4,221评论 0 1
  •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
    海滨公园阅读 2,944评论 1 6
  •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
    海滨公园阅读 2,415评论 1 9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3,946评论 0 15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3,563评论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