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2015年一个初夏的雨夜,和韩同学一起在杭州体育场路的晓风书屋买的,买完就束之高阁,直到前不久在一堆书里翻将出来开始看。
以为是一本有点艰涩的社会学专著,翻开才知道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田野调查,它是偏文学的,通常田野调查里的严谨、客观在本书里让位于细腻与千丝万缕的情感纠葛。作者梁鸿,以梁庄女儿的身份重回梁庄,观察乡村现实、回顾乡村历史、展望乡村未来,文笔优美、感情真挚,读起来并不艰涩,但其所记录和描述的当前的乡村现状,却也让人轻松不起来。近三十年来,中国的乡村正在被消灭,旧的乡土观念已被打破,新的乡村秩序却又没有建立,村庄的溃散使用很多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作者在写作中充满了忧虑和悲伤、困惑和迷茫。
现实比虚构精彩,也比虚构残酷,梁庄的故事并不独特,就算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也有无数个像梁庄一样的空心村庄,尤其是小山村或者位置偏远的小村庄,年轻人都出门到城市讨生活,只留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村庄是回不去的故乡,城市却又是别人的城市。
作者梁鸿与我同年,她来自中原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我则生长在东南沿海的一个较大的村镇,她在书里的无数童年回忆,物质的贫乏,游戏的欢乐,对知识渴求,都让人产生共鸣。从表面看,我的家乡,因为地处平原,又有高速公路通过村口,那个有一千多户的大自然村仍保持着村镇的模样,并不断的向外扩张,然而骨子里却有点浮夸,丧失了很多传统的、纯朴的乡风乡情。近些年,美丽乡村建设在浙江大地开展的如火如荼,很多村庄都整治的非常美丽,很多村庄都建有文化礼堂,设有图书室等设施,前年父亲他们在自己的那一片(村子太大,管理上又划了很多小队)建了一个活动室,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组织捐了不少书,也不知这些我们书被多少人借过、看过。这些文化建设和投入短时间内未必能有效果,但从长远看,我想应该对重建设乡土中国是有帮助的。
对咯,看完这本书,再翻回扉页,发现一个彩蛋(我是多么粗心啊),这居然是作者梁鸿的签名本。2014年4月20日,梁鸿在晓风书屋曾经办过分享会,给现场观众留了签名,晓风书屋大概另外留了一些签名本,被我无意中买到,真是弥足珍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