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难道只是为了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赚更多的钱吗?
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吧。因为如果只是为了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在别人看来功成名就的人会自杀。
我觉得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生活方式,并且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他是幸福的。
幸福并不是快乐的等义词。快乐是相对较浅的感官享受,而幸福则是在生命过程中,我们虽然经历了痛苦、失败、劳累,但依然不改初心,对生活保持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在付出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平静、甜蜜和满足感。并且坚定不移地追着自己想要度过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把教育狭义化了,好像只是把教育当成一种为孩子谋求香车宝马的工具了。
社会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小孩会被社会淘汰,选择各种方式来逼迫小孩学习,因为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短时间内见效比较快,但对孩子的终生发展却是致命的。
孩子就像是自然界的种子,不同的种子会成长为不同的植物,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而且种子的成长需要雨露、和煦的阳光、以及适宜的土壤。这些是应该由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来提供的,把这些条件准备好,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律成长起来,我们静待花开。
我很认同三川玲老师和白滔滔老师的见解。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是每个孩子都是拥有自己的天赋的。
教育不是工厂,不能用一个模子把他们刻出来,让他们成为没有生命的产品。
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成为别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帮助孩子认识在自己的优点、缺点、个性以及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尝试,多体验,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且不断地为之努力付出。
《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通读下来,给了我满满的感动。虽然我们的教育现状还不是那么的理想,但是已经有很多想三川玲老师和白滔滔老师这个样的前辈走在路上了,与其抱怨现状,不如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作出改变。
这本书是他们开始的公众号的结晶,他们根据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梳理成四个领域。其一,教育观念;其二,身心成长;其三,如何学习;其四,家庭生活。他们通过写文章来回答这些问题,值得一读。
以前知识更新迭代的周期是几十年,而现在知识更新迭代的周期却只有3、5年。记住多少知识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终生学习的能力,身为父母,我们不能之只要求孩子学习,而自己却不学习,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对于孩子,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天性,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多去尝试,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在学习上,要因材施教,找到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从逼迫他们学,转变成趣学,强化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当他们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真正去热爱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就离幸福更近一些了,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追求的。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