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暑假到了,杭州一位14岁的小女孩,每天在家上网、看视频、玩游戏。
父亲担心她这样会玩物丧志,于是批评两句:可没有想到,女儿居然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父亲吓得马上报警,幸好经过两天的寻找孩子找到了,不然他一定无法原谅自己。
据了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爸爸看到放暑假在家的女儿津津有味地拿着手机上网、看视频、玩游戏。
爸爸忍不住地说上几句:“别老看着呀,让眼睛休息一下啊。”
见女儿一点反应都没有,爸爸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道:“你作业做好了吗?快去做作业!”说完,还把网线拔了。
没有想到,14岁的女儿一怒之下,悄悄地离家出走了,惊慌之下的爸爸马上报警,可是也没法马上找到孩子。
父母在家里心急如焚,孩子在外头独自游荡,三个人都饱受折磨。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希望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可是却往往忽略了:良好的亲子沟通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一个双向的交流。
02
在毁孩子这件事上父母有绝对的语言天赋
s君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话题“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孩子有多大的伤害?。摘要里写的是“明明是最亲的人,说出的话为什么最伤人”?
摘取部分网友留言分享给大家——
我妈曾说:“在你身上看不到一点希望”。我自卑了二十年。
别的都还好啦,就是那句“要你有什么用!”挺伤人的。
“你也就是比你哥学习好,其他什么都比不上!”哪怕我已长大,想起这句话依然害怕得发抖。
我30岁了,还是那么自卑,就因为从小听着“你的鼻子真塌、你的嘴真大、你看谁谁谁永远都比你考得好……”
小时候受人欺负,回家跟父母倾诉,得到的却只有冷嘲热讽,“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除了失望,还有愤怒,虽然北大毕业,但早已和家里决裂。
看到这些突然想起初中的时候,各科成绩都不怎么样却喜欢写小说,被我妈发现以后就骂我说“你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就你那破成绩还想当作家吗?”然后当着我的面把好几个本子全烧了。
……
一个情绪动荡、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会对孩子的心灵有怎样的破坏作用?无法预计。
但足够让他们在每一次回家、每一次吃饭、每一次睡觉的时候,都感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后劲儿”大的,甚至会伴随(毁掉)他们一生。
亲子沟通的不及时、无效,也慢慢引起了亲子关系的疏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和矛盾也会愈来愈严重,影响到了孩子正常的心智发展。
所以,千万不要随意辱骂孩子,那些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不经意的一些话语和行为,对孩子造成的“杀伤力”可能是毁灭性的。
如何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已经成为家长面临的最大挑战了。
03
蹲下来,和孩子平等沟通
在《童言有计2》里,刚凑在一起的孩子们还不太熟悉。吃饭的时候,一个小男孩躲了起来。
细心的王晰走到了孩子身边,蹲下来,低声询问:“你不饿吗?”
孩子不安地往桌子底下钻,王晰为了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干脆坐在地上,问:“你想吃饼干吗?”
很快,孩子放下了戒备,乐滋滋地接过饼干。
其实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王晰几乎都是蹲下来和小朋友说话的。
有一次一个孩子发脾气乱扔枕头,王晰蹲下来抱着孩子,和颜悦色地制止,孩子也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
王晰和孩子沟通的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说过:
“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武断地下结论,这样才能减少与孩子的冲突,赢得孩子的信任。”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逛商场,朋友的女儿看着一款最新的洋娃娃爱不释手,一定要妈妈买。
劝说了好久依然无效后,朋友的脸色变了。我马上拉着孩子,蹲了下来安慰她。
“阿姨知道你很喜欢洋娃娃,可是家里已经有很多了呀。”
小女孩看着我的眼睛,良久才嘀咕着:“可是我想送给莉莉,她快生日了。”
原来孩子是想送给别人的,可是妈妈却没有给女孩说出来的机会。
奥巴马分享过一个和孩子相处融洽的秘诀:放下高高在上的地位,蹲下来,和孩子打成一片。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父母的情绪会比较好的得到控制。
蹲下来,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和自己站在一条战线上,才会打开心扉,诉说他们的小秘密。
这时,父母才可以有的放矢的和孩子更好的交流,父母说的话,孩子才会更容易接受。
教育作家尹建莉曾说: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孩子变得听话,却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
写在最后: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
而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以良好的亲子沟通为基础。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一个懂得好好说话的父母。
为人父母,是一条不断修行不断学习的过程。
愿我们,边行边学,在爱里与孩子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