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有朋友问我为何一直坚持用单向历的每日主题写一段几百字的短文,我往往不是回答说无聊就是说嘚瑟下比你能写。其实我之所以这样坚持有三点原因:1、确实为锻炼自己坚持做事的能力,养成习惯;2、反思自己的言行,通过反思匡正自己的过失,由此还能指导今后的行为;3、时刻警醒自己应真诚待人,不得爱慕虚荣,不应虚度光阴,践行前贤倡导的“吾日三省吾身”之良训。
我有此想法和坚持,只是因为三四年前自己曾做过一件我一直认为极为愚蠢的事,至今想来仍羞愧难当。
三四年前我与妻子去堂伯父家做客,虽为亲属但往日来往甚少,因不少同辈亲属同去也就欣然同往了。我那时很喜欢喝茶,紫砂壶以及各类木手串,这些也属文玩相关行列,我初涉此道,正学着,因而兴致颇高,有点逢人就爱嘚啵得的趋势。我在同辈中是唯一读书走出农村的,长辈们也常以我为榜样给这些弟弟妹妹们说教,因此饭后家常免不得又夸奖我一番。在此氛围人一嘚瑟不免爱慕起虚荣,巴不得所有人都觉得我真的样样好。恰文玩一道是众人不懂的,如是我就夸大其词叙说一番,那些专业的以及自以为专业的说辞倒让长辈以及我那些弟弟妹妹们艳羡不已,真个以为我混得不错。因此众人又不由的对我一番吹捧,我则早已飘飘然然,不能自己。
期间妻子说话不多,偶尔在众人问道某些事时才答道“嗯”,“哦”之类。我也未曾注意妻子是否自然,只是告辞之后在车上妻子随意的问了一句:老公,今日你是否有些言辞飘忽,不能自已了?我觉得你不应如此,也不是你往日的为人。车窗开着,席间喝过的酒被冷风轰然吹醒,明悟之后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脸红耳赤无言以答妻子的问话,羞愧难当更觉以后无颜面对那些听到我吹嘘的亲朋。想到自己可能的那副丑态,那副嘴脸,顿觉对己生厌。
事情虽过去三四年了,那些亲朋也再次见过聚过好多次,但每次相见往日情景必然复现于头脑里,悔恨之意总如一把锥狠狠的锤击我心。这件事也因此成为我以后行为处事的一道红线,一座警钟并时刻敲响着。这之后无论我对茶道,对紫砂壶,对文玩手串有多少了解,我只自娱自乐,即便别人询问我也仅点到为止并自承所知有限,缪误颇多,所述不过笑谈。
前几个月开始学习《论语》,《弟子规》这类传统古训,我与妻子再次提起此事,妻子说是已然忘记。我不知她是否因照顾我颜面不愿再提,但我却记忆尤深,甚至深以为耻。人不可无欲,否则难有拼搏进取之动力,社会也就缺乏前进之驱动。但对于欲望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态度,良善且克制的欲望我称之为理想或梦想,一个人如果连梦想期待都没有,那么活得还不如一条咸鱼。那些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正是我们跨越困难,不断前行的精神原力。而那些无底线,无边界的欲望我称之为贪念,无视能力与现实,无视道德与持守,为了一己之私为所欲为或无所作为,最终不是作贱了自己就是危害了他人乃至社会。
近二三十年来这个社会发展快速,物质财富大量产生并惠及众人,生活富裕了,可人心未实,难免虚浮,所以我们往往很难在诱惑跟前把持住自己。佛家讲,人生来便纠缠于“得不到”和“已失去”这两件事。正因“得不到”才饱尝“求不得”的苦,也正因“已失去”才惋惜“爱别离”的痛。我深知个人修行的不足,虽仍羡“求不得”,但更惧“已失去”。
我已年过35岁,不知已过人生的几分之几,虽未真正经历过几回人情冷暖,也未曾经历过人世的大起大落,但人心故老更觉得应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有时经历我心明了,人生仍需修行——群处守嘴,独处守心,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我心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