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辅导孩子作业,好几次都差点暴走,那种恨铁不成钢、头上要冒烟的感觉、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真是体验了个淋漓尽致!
终于,在昨天晚上孩子不堪忍受我的完美要求说“太累了,瞌睡”表现出萎靡的状态让我选择放下对作业的要求!看着孩子不安的躺下,我毫无睡意,反思我到底要什么?这还是当孩子要出生时我只要孩子健康平安的初心吗?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添加了如此多的要求?
这一刻,我竟然感受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苛刻甚至还有无视孩子挣扎的冷漠!这段时间爱去哪了?
记得曾老师曾在课堂上回答一个家长的问题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拖延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是的,我看到了自己的焦虑、担心和恐惧!恐惧和爱不能同时存在!同时同学分享的书中一句话也让我很受用:如果你看对方越来越不好,通常都是因为对方已经越来越缺乏来自你的爱了。
是的,我对孩子的感觉还保留在他刚开始写字的兴奋中,而忽略了那每天都是如是的生活中孩子该是多么的需要被看到、被认同、被支持、被更多的允许撒娇、放松……而这些对孩子来说的重要时刻我又在哪里?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些更重要?
翻看着孩子的每一本作业,看着用他那稚嫩的小手写下的每一个字,感受着孩子在写下每一个字时那认真、努力的过程,似乎看到孩子在完成每一个字时的喜悦之情,那个时刻他该是多么期待家长为他能做这么多全新的作品感到骄傲和自豪,而我在做什么——你看这个字不工整、那个横不直、你还可以更好等等都是带着要求和指责的话语!
『智慧父母读书会』上吕总分享过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当时对这句话只是懵懵懂懂,只是保留在理解上,此刻却是醍醐灌顶,一下被惊醒了!
是的,我难道不是在无意识的抹杀孩子对学习的探索和兴趣吗?这样的方式不正是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吗:家中人口多,父母忙于农活,对于四个孩子尤其是最小的更是无暇照顾,我的学习生活全部由姐姐他们负责——要按时完成作业,出去看皮影戏要写观后感,每天要写日记等等,也就是从那个时刻起我开始怕见到姐姐他们,每次检查作业都像在等待审判,看到他们回来我就各种托词累、想睡觉等等来逃避写作业!在那期间还患上严重的鼻炎怎么看都不好,直到中招考试结束后有能力选择时(家人极力主张我在本地上学)我义无反顾的选择远离家人去到外地求学!在此期间我的鼻炎也不药而愈!
孩子现在不正是我小时候的翻版吗?
现在作为成人来看这段经历,我看到这些事情背后家人对我的期待和深深的爱,也感谢这些让我拥有细腻的情感和还差不多的文笔!但在当时的确让我对学习有了阴影,学的费力又不开心!
此刻,我真的理解了:觉察是一切智慧的开始!看到即是结束!谢谢你,亲爱的宝贝,借由你让我更深的看到自己!从现在起让我们借由彼此来完整、圆满自己!
爱你❤亲爱的宝贝!爱你❤身边每一个遇见!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