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伊翻译的这本《创新者的变现力》是由毕业于米德伯瑞学院,曾获经济学和心理学学士学位的[美]马克•佩恩(Mark Payne)所著。同时,马克•佩恩也是“沸点”公司联合创始人、CEO。
作者马克•佩恩专注于创造新产品、新品牌和新商业模式,在业内20多年的创新工作期间曾服务过的客户几乎遍及所有领悟,如软件、金融、珠宝、环保节能、工业设备等。
《创新者的变现力》称作“互联网+”时代《从0到1》的实践版。书中大量案例瞄准三星、可口可乐、通用电气、花旗、宝洁、星巴克、时代华纳等全球知名企业做横纵向成败剖析。对于发现、创新、变现等阶段性问题,书中给出的各图表以及细节对比能给读者开打开另一维度的大门。
什么是创新?
创新研究的祖师爷、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将创新定义为:将新的组合投入实践,即,一个全新的东西,或者是在已有的东西上使用新方法。
所以,创新不仅仅指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事物,还应包括新方法和方式。就是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非常规见解并利用现有物质条件,改进或创造新事物、方法、环境等。
熊彼特将创新分为五类: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销售市场、新原材料来源、新组织形式。同时,由于创新的出现可能会摧毁现有产品或生产形式,所以他还将创新称作“创造性毁灭”。
什么是下意识创新?
创新能力可以被“教唆”。创新不是什么只青睐天才,也不是抛硬币式的随机,恰恰相反,任何人都可以系统的创造从未被创造的新事物。在创意到来之前,大家都不知道下一步该面朝哪个方向才算正确,但我们可以尝试大量的学习和阅读,试着和一线工人聊天,和某些领域的专家谈话。在你不知道大脑下一步会蹦出什么创新想法的时候,需要的就是这种学习接触。
然而,大脑非常神奇,当你读了千奇百怪足够多的书,和每天被钉在流水线十几个小时的操作工感同身受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下意识地被灌入了相关信息。这种看似平凡无奇的常态会和你读到的各种书不可控地碰撞出新的想法。就像作家写文章,只有在某一领域(众领域)观察多了,围着写作主题跳来跳去,从不同视角切入事件,时而把自己当做一堵墙,时而把自己看成一件衣服,一条狗……如此往复就会有想法,不同于前人的想法。当头脑演绎过众多视角的角色后,新的,属于你的梗(创新)随之而来。你会通过深思去选择想法,把这种想法组合到一起;你也会知道什么时候裁剪、整合已有的想法。
科技创新领域更加需要多视角观察并与之触摸,和业内不同的职业人接触,融合思想,让掩埋的创意迸出,火花四溅。接着,把想当然实践研究后变成理当然。
下意识创新需要什么土壤?
《创新者的变现力》中多次提到“车库创业”。这种随性放在中国也不知道行不行。
中文“创新”一词是在1980年才被人们接受。课堂记忆中的官方说辞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现在看来,这句话官汤味十足,但相比另一些片汤话,这句蕴含的道理深刻多了。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创新更能明显地提高资源使用率,当劳动力或资本出现短缺时,较高的生产效率仍然能够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在战争时期,创新重要性更甚,总不能前仆后继用小米步枪来争取早日自由幸福吧!
中国传统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创新——从《创新者的变现力》提到的“车库创业”可以窥出端倪。
笔者凑巧在德企搬砖,也曾听过在德国读博的中国朋友说过,国情不同,教育不同,理念似乎不同的理所当然。
从学生到导师、教授他们(非某国)有多拼就不多说了;同样是闷驴似得做实验,同样是实验失败,他们(非某国)是企业出钱,就算最后一个也没成功,他们(非某国)都觉得很正常!中、北欧这样,美帝也这样。
缺乏创新土壤,已经属于老毛病了。拿手机应用市场来说,中国消费者付费意愿远低于海外市场。所以世界上最优秀的开发者大多数都集中在海外,因为他们在中国赚不到钱。而我们至今仍然在全力以赴地为如何破解软件绞尽脑汁,甚至还有商业公司专门从事如何让用户免费用付费的App!
无疑,创新需要落地,需要土壤。
一些从中底层走上去的成功人士,他们做事方向多偏向借鉴。在中国,已经财务自由而同时愿意研究实践奇思妙想“胡作非为”的成功人士太少。
一个习惯谨小慎微的企业,会映射员工在思想上自我阉割。(回头扒扒二十年前的各手机行业巨头,用户都在掰折(she)手腕拍大腿地哀叹)
有些企业它只能扮演跟随者的角色。唯一值得“称赞”的是, 这家企业管理做得不错。从上到下循规蹈矩。一个企业的老大不喜欢公司运行里有创新的“低级”错误出现,如果有,从上到下那个组的人都得被敲打一遍。
从某个角度讲,创新就是试错啊,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创新不是自上而下的命令,不是种棵萝卜挖个坑就等收获。如果创新需要有模样,那也应该是在宽容错误和失败的胚胎里自由生长出来的模样。
企业最怕的不是家族式管理,而是家族式文化。当企业成了一个家族真实性格的烙印——这里说的文化,不是印在海报上、印在内刊册子里的文化,而是员工在实际的运营中一点儿不打折执行出来的。你不会在宣传文字里看到,但在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能够觉察到自己一侧嘴角神秘上扬……
每家企业都有“创新”理念,可是从上到下传导出来的行动,翻译过来,正确的理解是“别犯错”!
更可悲的是,某些企业无形中会塑造你的“创新”性格。你会为了适应这种创新的“企业文化”,在其长期固有的框架下,削减或者增添自己性格的某一部分,这里的“某一部分”是空落落的精神。
也许企业局部弊病是催生第三方创新团队诞生的部分原因,如《创新者的变现力》中“沸点”公司。
创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吗?
《创新者的变现力》中提到Google曾投资至少三亿创新研发的Google Wallet,但市场投放并不理想。现在看Apple pay,相比之下前者的确繁琐,安全性也令人堪忧。
关于Google Walle最终未能铺开的原因,《创新者的变现力》中指出观点,大意是——谷歌钱包同用户之间的关系太远。
可能当初市场不如现在这般成熟导致中间商太多而且谈不拢,如移动通讯,银行,商场等中间商,都是闭环,是创新落地链条上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大家的商业目的趋同,能各自为政吃独食谁乐意被瓜分?
Google Wallet之后Apple pay的推出,算是给业界树立了标杆,此后,大家像当初乔布斯放出iPhone4一样自言自语“手机就该是这个样子……”
安全,便捷,可靠是移动支付的基本要求。Google Wallet之前也是采用NFC技术,可能因为应用环境不成熟没能铺开。
同相关专业的朋友聊过支付宝,谈其二维码支付虽然满足了便捷这条要求,但在简单密码方式下不够安全。比如,有一种嗅探程序可以记录用户密码……
Apple pay虽然也是集合NFC(近场通讯),但有Touch ID身份验证以及传输加密技术护驾。只有通过指纹授权,激活相应支付请求,然后将加密数据通过NFC传送到支付终端,如此,实现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也最安全。
苹果宣称,Apple Pay没有存储任何银行卡信息。其意暗示商家、用户,“我们苹果是完全的第三方,只提供传输技术。结算交易,还是你们自己来。”
如此,选择权还给了用户。Apple Pay是对的,人类在满足需求时,不需要中间有太多经手商,只要有一种安全方便快捷的方式直达目的商家即可。
苹果式创新,大多以基于已有技术。在某些角度看Apple Pay还有Google Wallet的影子呢。
再次印证了这篇书评开头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对创新的定义:将新的组合投入实践,即,一个全新的东西,或者是在已有的东西上使用新方法。
创新姿势是什么?
旧姿势的新组合!
文/几画
作者: [美] 马克•佩恩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译者: 易伊
出版年: 2016-3-1
定价: 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