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写了一篇x100T的体验文,承蒙各位编辑看得起在简书和数字尾巴都上了首页,今天晚上数字尾巴的微信公众号又发了一次。三个感慨,一是虽然个人对文章照片不甚满意,但是看来只要认真,只要倾注了感情的作品总会得到认可。二是微信真是个封闭得不行的平台,这样一个大号发布文章硬是对作者个人没有任何直接作用,微博还可以顺着关注作者本人,而公众号看完就完了。所以才有这么多大号抄文章,因为好的内容会给公号发布者带来效益,但没人在乎内容来源也看不到来源。第三,互联网上的暴戾之气甚浓,聊聊足球动不动要吵,玩玩手机也闹,发个体验文只要看的人一多喷子就会出一大堆。
当然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些。玩摄影也算有好几年了,刚拿到相机那时看到路边的鸡都瞎拍一通,几年过去,我没有成为摄影师,当年我拍过的模特如今都成为摄影杂志编辑了,这位姑娘一篇聊自拍的内容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红到连我司的公众号都在转发她的帖子。我现在也不再拍路边的鸡了,在我的构思里,摄影一直是为了写作服务的工具,所以我从来就没有走在“摄影师”的道路上。都说文艺青年有三宝,吉他相机还有笔,我不喜欢自称文艺青年,相机,就是大风车面前一位姓唐的骑士手中的一把刀。
上周末小姑问我怎么用单反拍好年会,想着这么年也有几位朋友曾经咨询过我怎么选相机,所以今天打算面向所有亲朋好友,写写相机,写写摄影。非干货,仅闲话。
锅匠——胶片机,卡片机,长焦机
顾名思义,哪里破了哪里就出现查漏补缺的锅匠,几无过人之胆识见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唯一的缺点是随着时代进步,有可能会被淘汰,会失业。
我自己有一台胶片机,虽然我没有冲洗过胶卷但是拍过一些,胶片时代那经典的机身外观与质感真的是无与伦比,今天几万块的全幅单反那黑乎乎的一坨,我个人觉得是不如那些旧时代的精妙小机器。(写到这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喷子喷我了,那些对着鲜花口喷清水,身背红圈金圈的“摄影师”对我这个感想当然很不屑一顾)。可惜,无论那颜色那质感多么棒,胶片确实过时了,所以除了怀念也许其他太多可说。
学生时代因为穷,那时我总觉得有台卡片机真挺好。看那纤细的身形金属的光泽,轻巧一按记录一切,而且极为方便携带。可是忽然间,卡片机在这个世界就变得老态龙钟了,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在这里讲的卡片机特指普通的小底卡片DC,在一个时代里卡片机也曾经衣着光鲜。都说容易携带,最能让人有欲望拍照的相机才是最好的相机,话是这么说,可是无论功能属性、便携属性还是装X属性上,卡片机都有严重不足。卡片机走在了凋零的路上。这是黑卡那个卡尔蔡司标记也改变不了的趋势。
当年我在买第一台单反之前曾经考虑要买富士的长焦机。因为这货长得像单反还没单反贵,焦距很长那镜头伸出来颇有大炮的神韵,在一个门外汉看来还是有点吸引力的。今天回头看当然觉得还好没买长焦机这种东西,虽然存在都是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这是种令人误入歧途的机器。给亲朋好友说的话,大家还是不要考虑长焦机,还不如黑卡呢。